天津滨海新区欲建全球风电产业聚集区


时间:2012-04-05





风云变幻的2011年,中国的风电产业依旧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实现风电装机容量62000MW,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然而,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黯淡背景下,全球风电产业已经放缓了前进的步伐。去年,国内80余家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上游零部件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价格不断走低、资金紧张、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政策持续收紧等诸多挑战,不少大型风电制造企业甚至出现了业绩下滑的迹象。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如何创新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天津风电产业顺势而为、调整升级的第一要务。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金东虎坦言,依托完善的风电产业链条,滨海新区将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和完善要素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风电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和完善环境等多重举措,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电产业聚集区而全力冲刺。


  到“十二五”末,滨海新区整机产量预计达到6000兆瓦,整机生产能力达到7000兆瓦,一举成为重要的风电设备制造中心、风电产品出口基地和功能完备的风电研发和检测中心。


  依托五大优势


  天津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镇,全市80%以上的整机制造企业集中在滨海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滨海新区风机整机产量达到3000兆瓦,占全国产量的19%;风电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兆瓦,占全国的20%。


  完善的风电产业链是滨海新区风电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在这里,不仅聚集着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印度苏司兰、广东明阳、四川东方汽轮机等国内外知名整机制造企业,还拥有天津鑫茂鑫风叶片有限公司、上纬(天津)风电材料有限公司等20余家风电零部件配套企业,也不乏SGS、CCS、航天702所等一大批风电服务企业。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完成汉沽大神堂风电场、大港沙井子风电场、大港马棚口风电场和蓟运河口风电场四个风电场开发项目,风电总装机84台,装机容量达到129.5兆瓦,迄今为止已经全部投入运行。


  在金东虎看来,雄厚的工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港区优势、丰富的要素资源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是滨海新区风电产业飞速发展的五大优势。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天津具有雄厚的机电工业基础,拥有大批风电配套制造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接合部,辐射“三北”风电市场。从港区优势来看,天津港不仅是世界第五大港口,契合风电装备大型化趋势对海运和临港制造的要求,在大型风机装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且是中国北方以重型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生态型临港工业区,为就地进行风机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设备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在滨海新区,国内外知名整机企业和风电领域的检测、试验、认证机构聚集于此,这些要素资源无疑是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滨海新区还拥有健全的人才培养机构。天津大学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河北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学。


  规划引导政策护航


  中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阻力,这集中表现在:我国风电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设备产能过剩引发制造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使得风机及配套设备质量难以保证;风电机组的关键设计技术依然依托欧美,检测认证体系尚不健全,长期运营维护的经验欠缺;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等诸多方面。在全球风电发展减速、自身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的双重压力面前,中国的风电产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期。谈及如何推动天津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金东虎表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和完善环境三者缺一不可。


  在规划编制上,滨海新区编制了《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了滨海新区风电产业发展重点;同时制定了《滨海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完善行业发展环境,滨海新区同时兼顾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在超前为落户项目做好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及企业生产所需的其它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以及城市交通等,力争提供优质“保姆式”服务。


  据悉,今后滨海新区还将从关键技术研发、服务能力、示范应用和产学研用四个领域支持风电产业发展,重点支持2.5兆瓦及以上陆上风机、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风机关键零部件研发;支持风电领域检测试验、认证、共性技术开发服务等能力建设;支持风电并网技术研发、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海上风机试验场和海陆风电场、支持用户侧小型分布式风光互补示范应用。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