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小土豆”成农民致富“大产业”


作者:叶中华    时间:2012-04-05





每到收获季节,来山西省左云县收购土豆的客商都会络绎不绝。一位来自天津的李姓客商告诉记者,他每年都来左云收购土豆,这儿的收购价虽然比其他地方贵一点,但这儿的土豆在天津市场上很有名气,并且好卖。

  左云县地处塞北地区,农业收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主要靠在煤矿上打工挣钱。然而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程的深入推进,现代化矿井对缺乏技术的民工需求越来越少。县委、县政府经过考察论证后,将马铃薯被确定为全县农民收入计划的一项重要产业。随后,左云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

  科技化成就农业产业化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以前,左云县农民种土豆使用的品种,绝大多数是尚未脱毒的晋薯系列,且播种距离合理密度3500-4000株相差很远。耕作关键技术还处于原始状态,这严重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土豆的耕作水平,增加土豆的科技含量,左云县政府组织技术干部和农民专家赴甘肃定西等地学习马铃薯生产技术,选派技术骨干进修培训,增强对新技术的掌握与推广能力。同时,从48个名优新特马铃薯产品中选出适合左云种植的12个品种。通过推广现代化耕作技术,全县土豆亩产从原来的不到100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两三千公斤,甚至个别地块还超过5000公斤,这使全县马铃薯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全县脱毒种薯率达到100%,地膜覆盖马铃薯面积达到5.4万亩,采用马铃薯种植综合技术,从耕地、播种、除草、施肥、喷药到收获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40%。农业科技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县委、县政府还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填补销售盲区。目前,全县建成各种形式的薯类专业合作社10多个,民间流通组织30多个,发展农民经纪人300多名,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至此,一个种薯繁育、种植、销售体系初步建立,马铃薯现代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了好产品,还必须有好品牌、好口碑。左云县把品牌战略作为提高无公害土豆市场知名度,促进产品外销,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来抓。完成了9.9万亩无公害马铃薯产地和100万吨无公害马铃薯产品认证,随后积极开展全县无公害马铃薯产品认证申报,进一步提升全县土豆质量和品牌档次。

  为了促进全县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左云县将以马铃薯为特色产品的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给予以政策扶持。2011年县财政用于马铃薯产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就达424万元,同时,安排贴息贷款2000万元,吸纳农村互助资金2000万元,涉及农户1300户。此外,还积极整合农业、扶贫、科技等部门项目资金,重点安排到马铃薯产业重点村,发挥资金的整体效应,强力推动马铃薯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目前,左云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县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成了左云县对外的一张名片。在谈到发展目标时,左云县委书记刘振国自信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到”十二五“末,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占到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马铃薯的收入可达到370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龙头加工企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开发淀粉、薯条、精淀粉等附加值高的薯产品,从而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专用薯生产基地。 ”(叶中华)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