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改委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重庆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GDP 赶上全国平均水平;2011 年重庆GDP 接近万亿大关,全市利用外资达105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 亿美元,5 大经济指标增速全国第一。今年1~2 月,重庆利用外资10.50 亿美元,同比增长52.01%,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开局。
“不争的数据和事实表明,重庆已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内陆经济金融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重庆市政府有关领导这样说,特别是近年来,以宏基、惠普等为代表的高新产业相继落户和以现代旅游、新能源开发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业蓬勃发展,大大提升了重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此同时,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一场由总经理到车间工人参与的全员质量提升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2009 年,该公司以出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重庆市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两年多过去了,企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管理质量自成体系。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正积极准备申报全国质量奖。
据悉,重庆市继2009 年设立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以来,目前已有长安汽车、西南铝业、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等数十家企业获奖,涵盖汽摩、装备制造、轻工等不同领域。“设立市长质量管理奖,是政府部门对企业重视质量的奖励和肯定,也是我们开展质量强区、质量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说。
目前,重庆正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全市37 个区、县将质量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市长质量管理奖和名牌产品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构建“重庆造”品牌体系,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目前,全市累计有重庆名牌产品1483个,有493家企业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另有7356家企业建立了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同时,重庆质监系统还深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率先在全国建立摩托车标准资源数据库、笔记本电脑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承担了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低碳产品标准制定及认证研究》等项目,催生了聚光光伏等48 个具有全国话语权的“重庆标准”;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2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132 个;36 个区、县制定了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方案,相关部门投入经费达2596万元。
此外,重庆质监系统还通过深入推进“科技兴检”,整合检测资源,加强技术装备和检测能力建设,全力打造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成为重庆市“三大科技平台”之一的市计量质检院,成功申报博士后流动站;重庆市特检中心获得车用CNG 气瓶型式试验、设计文件鉴定资质,填补了西部空白;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3 个、省部级科研项目9 个;新增国家消防及阻燃产品质检中心和衡器、电能表、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等国家型式实验室4 个;推进国家质检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标准科技馆、汽车强检试验场、笔记本电脑检测中心等“ 一馆、两场、十中心”项目实施。目前,重庆市累计建立国家级质检中心11 个、位列西部地区第二。眼下,大量世界500 强等外来资本的快速集聚,IT、能源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正引领着重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崔小兵 本报记者蒋维胜)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