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放大器”助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


作者:白毅    时间:2012-04-20





  本报讯 记者日前获悉,《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金融激励试点方案及工作管理办法》(简称《金融激励方案》)自2010年启动以来成效显著。在政府、商业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多方共同推动下,通过财政引导、信贷支持、资本直接投资等多种手段,形成了以“金融激励试点方案”为契机,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金融环境,实现了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市科委、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主办。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科技北京”行动,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产业重要支撑力量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型企业,一直以来面对着“融资难”的瓶颈。为此,2010年4月23日,北京市科委、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联合出台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的重要配套政策《金融激励方案》,共有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关村担保等17家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参与了试点工作。

  据称,《金融激励方案》实施后,北京生物医药行业贷款总额由2009年的9.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2亿元,平均增幅达128%,两年累计发放61亿元贷款,先后共支持了172家生物医药企业,为“G20工程”“2010年突破500亿元,2011年达到700亿元”的产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科技“信号源”,金融“放大器”的作用。


  其成效具体表现在:一是助推了一批G20企业和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同仁堂集团、天坛生物、修正制药等30余家G20企业获得贷款共计45.3亿元,占到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74%,有力支持了同仁堂集团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双鹤北京工业园新固体制剂车间建设、天坛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预计可实现新增产能超过100亿元。二是通过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机构联动,加强了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融资能力,为企业提供以信用等级为依据的信用贷款共计34.5亿元,占到发放贷款总额的56.5%,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斯利安药业、因科瑞斯等70余家小微型企业两年内共获得13.2亿元贷款支持,占到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21.6%。三是推动了高盛、联想投资、德福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向甘李药业、凯因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投入逾9亿元资金;同时,推动了以舒泰神、利德曼生物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创新型企业纷纷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登陆,使得“北京医药板块”上市企业增加到20家,市值突破1000亿元,先后从资本市场融资突破100亿元,已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悉,下一步,结合2012年国家金融政策,有关各方将共同探索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模式、新途径,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和扩大《金融激励试点方案》,为支持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千亿元产业目标搭建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来源:中国医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