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产业近年发展加快,LED灯具入室被称为新一轮照明革命,我国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有力推动LED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LED产业产值达1540亿元,同比增长22%,产量同比增长50%。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产品应用领域从较为成熟的指示显示、景观照明等领域,向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汽车灯、道路照明、普通照明等领域延伸。预计2012年,行业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30%。
近年来,江苏盐城地区的LED灯具产业发展迅猛,由于处于上接山东北方基地、下承长三角、西有华中武汉光电基地、东有日韩国际市场的显著的优势,先后引进了江苏伯乐达光电LED项目、日月照明LED城市道路景观照明项目、金意霓虹LED应用灯具和总投资20亿美元的协鑫光电LED等一大批项目。其中,伯乐达LED项目拥有LED道路照明灯具和1400万支功能型LED光源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4.1亿元,利润1100万元,税收3300万元,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率达到3%~5%;金意霓虹LED应用灯具全部出口欧美市场,年销售额达800万美元;协鑫光电LED是盐城历史上投资额最大的新兴产业项目,是集LED外延片与芯片生产、制造、研发于一体化的重要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近百亿元,并带动下游LED封装、模块和产品应用等产业的集聚,形成年产值超千亿的LED产业聚集带。
但是,随着这些项目的纷纷落户,盐城地区LED灯具产业却出现了发展瓶颈,资金与技术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首要难题,转型升级和成本控制难度较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三重门”:
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上游核心技术缺乏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盐城地区有80%的企业从事下游产品制造,只有以伯乐达LED项目为代表的寥寥几家企业能够进入上游LED芯片制造领域。上游核心技术缺失对盐城LED灯具产业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许多企业认为受芯片影响,产品质量受制于人。
下游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薄弱,配套产业不健全。下游产品研发、设计中的问题主要在于配光、电源驱动和大功率散热三个方面,有近20%的企业没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研发能力。从具体的能力上看,人才紧缺问题反映最为强烈,有近40%的企业认为自身缺乏配光、电源驱动和大功率散热方面的人才。
企业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产品认证存在诸多困难。LED企业的研发检测中心和环境试验中心的建设力度不大,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检测中心和环境试验中心,只有近10%的企业拥有附件安全、光危害和热分析仿真方面的检测设备。
要突破瓶颈制约,加快盐城LED灯具产业发展,必须形成更加完备的产业规划,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走产业集群的规模协作之路。
完善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发展合力。制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扶持上游芯片制造产业和完善下游配套产业为重点,迅速出台产业技术发展细则。同时,学习和借鉴东莞、中山、大连等城市的成功经验,采用实施LED产品示范工程、设立LED产业园区、开设LED国际采购交易中心等方式,推动LED灯具产品的广泛应用,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品牌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LED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和检验检疫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加大设备、场地和人员投入力度,开拓LED成品和研发领域的检测能力。同时,检验检疫等技术部门应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工作,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和检验检疫技术优势对企业开展培训。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提供全面保障措施。财税、金融部门应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措施,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形成有利于发挥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人事、教育部门可利用设立LED产业专项基金等手段,优先引进一批技术带头人,提升LED产业高、精、尖领域的研发水平。科技部门可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鼓励企业进行专利开发与申请。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