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部升级转移中西部发力产业集群


作者:牟德鸿    时间:2012-05-22





从未像今天这样,县域经济呈现出如此异彩纷呈魅力;从未像今天这样,县域经济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承担起中流砥柱的重任;从未像今天这样,县域经济被寄予如此厚望。

  来自山东省政府的消息显示,山东将于6月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提速县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实现新起点上的县域经济跨越。

  逐渐取代城市经济

  “县域,是国家政策最直接、最主要的操作平台。县域经济也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区域性运行单元。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也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资深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18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从以往强调省域经济乃至大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转到对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折射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变化。这除了基于对县域经济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认识之外 ,也出于决策者对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对重构中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愿景的美好预期。

  山东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秦庆武指出,随着县域经济地位的突显,区域经济发展的操作平台下沉到基层,这意味着县域将被赋予更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主权,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将更加具象化和小型化——县域以其丰富独特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进入的优势,逐渐取代城市经济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成为未来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打造“中国制造”的主要基础。 本报系列报道《突破县域》首篇详见A4版 而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路径,也随之变得更加清晰。

  避免重走老路

  徐逢贤认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工业为先导,但是要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避免重走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避免使中国的县域沦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要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培育结构合理、优势产业适度集中的产业集群。

  其次,要增加县域经济的开放度,强化工业项目和农业项目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经济元素跨区域充分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金融、能源、交通、物流、通讯等子系统的支持。对此,秦庆武强调,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跟进必不可少,这些子系统将与繁荣的文教事业一起,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构成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器。尤其是后者,更将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和全社会文明进步的保障。

  新问题有共性

  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既有基础雄厚的能源、化工、钢铁产业,又有成熟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又赋予了山东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由于东中西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的不同,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又各不相同。

  山东省发改委县域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省县域经济目前已进入转型升级、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仍然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又体现出几个共性: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中小企业融资难,欠发达县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

  大胆的尝试

  秦庆武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破解建设用地缺口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二是以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和打造“企业联合体”为重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以建立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基金、加大对欠发达县转移支付力度为重点,破解欠发达县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单纯依托过去的县域平台,往往显得势单力薄,而自上而下地由省政府来一一解决,又往往受制于现实条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他分析说。

  在今年的山东省“两会”上,山东首次提出“以市为单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山东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山东县域经济有可能会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而即将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出台一系列全面推进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徐奉贤建议,在“以市为单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之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依托区位优势,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同时,要打破区域壁垒,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进行阶梯式转移;中西部地区则要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深加工适度拉长产业链,着力培育优势更优、特色更特的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起飞的强大引擎。(牟德鸿)

来源:经济导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