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吹响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集结号


作者:毛明江    时间:2012-05-25





成都,别称“蓉城”、“锦城”。诗仙李白曾以“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描写成都。

  安逸、悠闲、美食等是人们对成都的传统印象。然而,这座惯于踏实安稳过日子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展现出强有力的锐气。

  基于成都自身的区位优势与城市综合实力,在被称为现代经济运行“血液”的金融业方面,成都明确将自己的目标锁定为西部金融中心。

  前不久出台的《成都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未来5年成都金融业发展总体目标——2015年,成都将建成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西部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

  “两次布局都选择了成都,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好成都金融产业的潜力和发展。”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裁欧贝格告诉记者,2004年,法国安盟当时在香港已有了分支机构,北京有了办事处,却毅然将分公司设立在成都。2011年10月,法国安盟与中航集团宣布成立合资财险公司中航安盟,同样将总公司设立在成都。

  然而,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之路,除了面临重庆、西安等兄弟城市的激烈竞争外,还存在金融业态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业辐射能力不强等弱项。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正在用扎实的工作推进金融业的发展与创新,金融业正在成为成都重要的支柱产业。

  成都金融城的雄心

  5月中旬,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

  遍布广场周围的鳞次栉比现代化商场,LV、PRADA 等世界顶级时尚品牌早已入驻。而在繁华的商场与高档写字楼间的小巷子里,你却已然可以看到各具特色小吃店,品尝豆花饭、红油抄手、麻辣兔头等成都名小吃。

  从天府广场坐地铁一号线往南而行,经过8个站,从“金融城战”出来,即到了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载体———金融总部商务区。

  进入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已经建成的一期“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园区,你发现自己似乎到了另外一个成都。这里,你感受到的不是安逸与悠闲,而是类似上海陆家嘴和北京金融街的氛围。在优美的绿地与大树中,驻满各类金融机构的造型各异的现代化办公楼星罗棋布。

  在这里办公的有四川银监局、四川保监局等行业监管机构,以及民生银行、中国人寿、安邦保险、锦泰保险等金融产业总部或区域总部机构。

  “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即成都金融城是四川省、成都市规划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战略的主要物理载体。是在成都南部片区规划集中打造一个金融总部机构云集、配套产业链条完善的以金融业为主的新CBD,进一步提升成都综合竞争力。”成都市金融办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秦俊告诉记者。

  在金融城规划建设上,成都展现了高标准和大手笔。金融城按“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现代金融中心的定位,充分汲取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我国香港以及上海陆家嘴和北京金融街的建设经验,主要借鉴日本东京丸之内的开发运营模式,聘请国际知名机构日本三菱地所完成了城市规划方案。

  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总规划面积约5.1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建设。

  一期“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入驻传统金融机构总部及金融监管机构,已建成和投入使用面积37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面积将超过50万平方米。

  二期为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周边区域,主要入驻金融机构入驻总部、大型企业总部及城市综合体,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14年底全部建成。

  三期占地面积约3.67平方公里,是未来开发的重点。三期地上部分建筑规模将超过600万平方米,涵盖金融、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业态,预计到2018年将大部分完成招商与建设。三期作为金融总部商务区“筑巢工程”和区域开放合作的主要载体,除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类传统金融机构外,还将大规模引入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公募私募基金、各类交易平台、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金融、泛金融业态,形成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

  记者在金融城东大街金融服务业聚集发展区看到,沿线的美国铁狮门成都晶融汇一期、明宇金融广场和九龙仓天府时代8号等重大商务楼宇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建成投入使用指日可待,太古大慈寺商业综合体、西部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置地环球汇、新鸿基环球贸易广场等重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据统计,金融城目前入驻金融行政监管机构3家,金融业法人总部和地区总部13家,交易所9家,其他金融机构36家。各类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预计到2020年,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全部建成后,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