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湖北加大力度推进工业节能减排


时间:2012-05-28





记者日前在湖北省经信委采访时获悉:“十二五”开局之年,湖北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绿色电力调度等各项工作,全省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据统计,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8%,超额完成全年下降3.5%的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12.08%的能耗增长支撑了20.5%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重点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6大重点耗能行业中的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6.69%、10.21%、11.80%、10.83%、4.03%,工业节能减排形势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制定政策强化措施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梁一新介绍,2011年,湖北为了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最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建立了工业投资技改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制定了《湖北省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从项目建设源头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建立企业能效对标工作机制。制定了湖北《工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实施办法》,以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为重点,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树立标杆企业,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对标达标工作,提升工业整体能效水平。三是制定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联合省发改委、物价、电监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增高耗能项目用电业扩报装及差别电价审查工作的通知》,就电解铝、铁合金等8类高耗能行业新改扩建项目的用电业扩报装受理审核、差别电价认定作出规定,对实施差别电价企业名单进行动态管理,充分应用经济和价格调节手段,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这些强有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树立典型示范引导


  在制定、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同时,湖北省经信委还认真组织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重大技术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进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为全省工业节能减排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2011年,湖北共有4家企业成为国家两型企业试点、7家企业成为国家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项目示范企业、5家企业列入国家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3家企业成为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2家企业列入国家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同时,湖北省经信委还鼓励引导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高耗能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用能管理、优化调度和智能管控一体化的节能与清洁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树立行业节能降耗典型,积极促进全省工业低碳发展。去年,工信部及轻工业联合会分别在湖北召开现场会,推广该省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


  加大力度淘汰落后


  梁一新说,去年,湖北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还与该省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密不可分。


  为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湖北省政府实行了严格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考核问责制,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印发了《湖北省2011年度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省经信委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及时制定全省落后产能淘汰年度计划,落实责任主体,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加强工作协调和督办,督促各地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全省涉及14个市、11个行业的50家列入淘汰计划的企业全部实现关停,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结构性节能减排。此外,2011年湖北省经信委还在加强绿色电力调度、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将之转化为节能减排的具体成效。


  据悉,根据年初确定的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2012年湖北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下降7%,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约束性目标进度任务,并将进一步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梁一新强调,今年全省工业节能减排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广应用工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二是促进工业清洁生产;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四是推进实施工业节水;五是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六是加强组织实施绿色电力调度;七是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