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助推我国西部大开发上台阶


作者:郭安丽    时间:2012-06-06





  1991年中亚国家相继独立后,与我国关系密切,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信任度提高,这为双方经济合作带来了新契机。随着本世纪初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合作在不断加深,在经贸和文化领域不算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也有利的带动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开放视野都由东向主导。“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今,西部大开发需要把目光带到亚欧大陆,从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乌鲁木齐翻越阿拉山口向西,正是中国新地缘战略的必然选择。

  “上合组织”搭建平台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上合组织正式成立,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第一批成员国。随后又吸纳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成为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家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占亚欧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室教授孙壮志此前曾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欧亚地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能源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其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辐射区域。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家能源资源丰富,拥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有开发技术和能力,经济互补性很强。目前我国西部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也逐步深化,近年来重点合作领域主要有能源与矿产的勘探、开采与加工,建材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通讯业等,今后具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有机械工业、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民用品工业、旅游业、食品工业、教体文卫等。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利用现有的政策,加强能源合作的协商与对话,实施统一的保障能源安全的总体战略非常重要。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龚新蜀教授表示,前十年,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取得一些成绩,未来十年对其非常关键,全球经济危机后,上合各成员国的相互依存度提升,目前在能源、交通、海关、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构筑了好的平台。

  新疆成开放开发前沿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多边项目的落实对新疆的发展将有促进作用,并通过新疆与东部沿海联系起来。目前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2个二类口岸,其中有航空口岸两个,即乌鲁木齐机场和喀什机场。

  两个“特区”霍尔果斯是新疆对中亚开放最早,目前正在建中哈国际贸易中心;喀什特区将辐射到吉尔吉斯、印度等,辐射范围很广,发展口岸经济将扩大多双边合作。

  然而新疆与我国内地的经济差距较大,工业化水平不高。上合组织有些国家的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没有从中国进口,各城市口岸的内外部、配套、软硬件建设不尽如人意,口岸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向西开放。政府和企业如何通过政策和法规,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多层面合作还有待突破。

  孙壮志认为,目前发展自贸区还没有条件,因为其他成员国,主要是俄罗斯对自贸区不接受,他们担心自己商品的竞争力跟不上,人员的流动会造成压力。现在更多的合作可能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方面。

  “我们要拓展中亚国家的消费市场和消费产品,今后要加快建设产品出口基地和物流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新疆承载中国与中亚贸易的60%~70%,今后向西开放,新疆的区位优势将得到提升。”龚新蜀认为,今后可调整新疆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实现贸易互补。

  文化合作“搭台唱戏”

  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该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首要任务之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文化合作也是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共同建立的重要区域性多边文化合作机制,包括上合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和艺术节。

  最近几年来,文化部主要领导每年都出席或作为东道主主办上合文化部长会晤,并派出高水平艺术团和展览参加了三届上合艺术节。此外,我国通过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分别设立的文化和人文合作分委会协商机制就文化及人文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磋商与规划。

  继2010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以开展文化产业合作为主题的上合组织文化部长会晤,文化部还于同年举办了旨在推动我国与上合成员国乃至欧亚地区文化产业合作的“上合文化产业南京论坛”。来自上合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文化官员和文化机构代表以及上合秘书处官员出席了论坛。该论坛通过相互交流及我国文化产业实例展示,增进了上合成员国对彼此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探讨了相互间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可能性。(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