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600亿融资支持十大产业


时间:2012-06-13





“稳增长”声音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上海也于日前宣布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的举措。

  早报记者获悉,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上海市商务委等四部门昨日联合召开上海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会议。今后3年,沪上12家银行将为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实体产业滚动提供总额6600亿元融资支持。

  此外,上述银行在昨日会议上还分别签订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支持协议”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协议”,支持上海经济。

  据了解,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出席了上述会议。上海市各大金融机构、各区县、企业集团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十大产业到2015年要占GDP50%以上

  “上海产业发展目前正处于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应用,提高各类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发展。”艾宝俊在昨日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会议上如是说。

  为此,会议首先确定了金融支持的“十大重点实体产业”,分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产业、精品钢材产业、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医药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和旅游商贸产业、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12家银行签署了为期三年总额达6600亿元的“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

  上述合作备忘录的具体内容包括:从2012年起,上海市12家主要银行将连续3年滚动提供总额为6600亿元的融资支持,助推十大产业占全市GDP增加值比重逐年上升,在2015年末达到50%以上。

  对于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推荐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融资额度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此外,融资定价方面,在综合考虑企业资信情况、项目社会效益、技术先进程度、产品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定价;对于其中资信状况优秀、社会效益明显的转型发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给予利率定价优惠;对于特大投资项目,积极组织银团贷款予以支持。

  除了上述重大产业项目,上海还确定了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支持。会上,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签署《临港总装试车基地和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融资协议》;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签署《云计算项目综合授信签约协议》;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农行上海市分行签署《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贷款协议》。此外,还有“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签署了《营运资金贷款协议》”等4个协议。

  以60亿财政存款吸引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

  根据会议精神,小微企业也是上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重点。

  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小微企业,银行业将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与配套和对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上,优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工行上海分行、上海科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银行、上海瑞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上海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宝浦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分别结对签订了融资协议。

  “现场签约的项目仅仅是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一小部分,金融机构的热情很高。会前,全市金融机构共申报了78个项目,协议资金达320亿元。”央行上海总部昨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知情人士昨日透露,为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上海财政局日前已下发文件,决定从6月起拿出60亿元财政存款面向在沪商业银行招投标,而招标打分的主要依据是投标银行对上海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具体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量、覆盖的小微企业家数、小微企业的不良容忍率、贷款利率等。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监管层希望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规模增加的基础上,覆盖面越广越好,即投放家数越多越好。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39.8万户中小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目前只有3万户左右,仅占10%左右。

  据悉,这种以财政存款招标定向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形式在上海是第一次。

来源:东方早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