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稳增长:外贸投资、新兴产业齐上阵


作者:萧遥 周重志    时间:2012-07-05





  杭州某服装出口企业外贸业务经理Judy最近一直忙着为客户挑选下一季时装订单款式,并选择合适的工厂定制样衣。

  “今年欧洲客户订单很难做,虽然公司整体出口量没有下降,但是客户对订单压价很厉害,每次订单数量也比以往少。”Judy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不好判断,情况还不是很明朗。

  这只是江浙沪经济普遍乏力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江浙沪外贸遭遇滑铁卢,工业增长乏力,企业效益下滑。江苏则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为均衡。

  如何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关系,新增长点在哪,是江浙沪在转型过程中的头等难题。

  外贸“保卫战”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7%,浙江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8%。

  外贸增速风光不再,也让外向型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颇为“头疼”。

  “现在客户对订单要求很高,以时装为例,一年大概要做8季时装,变化很快,很多客户要求我们公司提供款式,而且款式要新。”Judy表示,“国内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客户已经将基本款的订单放在东南亚地区生产,我们只能多争取时装订单。”

  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王秀雨则表示,今年来自传统市场的订单依然十分低迷。“公司出口比去年有所增长,大概10%~15%,主要原因是开拓了新兴市场和新客户。”王秀雨说,“我们针对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寻找新的客户,但难度也很大,甚至还开拓了电子商务推广。”

  面对传统产品、传统市场增长乏力的现状,江苏省政府将外贸“保卫战”的“阵地”瞄准了新的增长空间。

  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指出,江苏省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重点支持新能源、新医药、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江苏省外贸结构仍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对欧美出口比较多,今后要加大对非洲、东南亚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的出口比例。”江苏省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章寿荣称。

  浙江省副省长龚正也在全省外贸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今年外贸形势比年初预计的要严峻,要实现全年出口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任务艰巨。”

  转型难题待解

  除了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上半年,江浙沪工业增长依然乏力,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处于下行通道,各地工业企业效益下滑明显,这些也对“稳增长”形成了一定压力。

  数据显示,1~5月,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但工业产品销售率却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4101.2亿元,同比仅增长5%,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0.3%,出口交货值则下降6.2%。

  此外,1~4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30%,江苏省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33.1%;今年1~5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1.8%。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浙江整体经济形势都不是特别乐观,有些行业本来就面临一些产能过剩问题,而且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江苏的特点是产业转型升级要比浙江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比重超过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也比浙江均衡。”陈建军称。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经济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之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何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新的经济增量从何而来,转型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难题待解。

  李学勇在6月30日召开的江苏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上即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判断,“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主要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浙江、江苏两地在“稳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加快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也再次成为“重头戏”。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日前召开的省委领导干部会议上即明确表示,要坚决扭转投资增幅下滑的趋势,着力保持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协调增长。“按期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在建或续建项目确保资金到位、投入到位。”

  “投资驱动是不可或缺,但是投资方向要发生变化,不要搞重复的投资。”章寿荣表示,“我们要提高有效的投资,特别是创新性投资,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江苏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来提高投资的效益。”

  对此,陈建军也表示,短时间维持浙江经济发展高位,只有靠投资拉动。“投资拉动不是说不好,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只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带动有效需求。”(萧遥 周重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