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国家高新区崛起创新型产业集群


作者:邓淑华    时间:2012-07-17





翻开国家高新区2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萌芽、起步、崛起、创新的篇章尤为引人瞩目。


  产业集群,这个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经济学名词,一经和高新技术产业交汇融合就成为国家高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道别样景致。


  2011年,科技部启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以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武汉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力引擎。


  面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蓬勃发展态势,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指出,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国家高新区要想真正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其发展思路就必须由发展企业向发展产业转变,通过凝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集群尤其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


  从大批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到新兴产业的萌芽起步,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到创新型产业集群崭露头角,人们发现,以国家高新区为重要载体,中国已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道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摇篮


  探寻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会发现,它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紧密契合。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江浙、闽粤地区乡镇经济兴起,这些依托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形成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最早一批产业集群的雏形。


  而在智力资源丰富的北京中关村,以陈春先、柳传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敢闯敢试的科技勇士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出科研院所,“下海”创办科技企业,逐渐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这里成为国家高新区的源头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祥地。


  历经20年发展,国家高新区大批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到今天已经基本涵盖绝大多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门类。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并形成了若干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完备、技术领先、创新活跃,已经形成国内企业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纤光缆产业集群生产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无锡高新区光伏产业的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最大的光伏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通信设备研发制造和软件开发等特色产业;西安高新区形成了通信、光伏与LED、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主导产业……可以说,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挑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


  创新型产业集群崛起


  在国家高新区20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2011年7月,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火炬工作的重点是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并发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每年开展一批产业集群建设试点。经过3-5年的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若干国际先进型和国内领先型产业集群,培育2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带动地方建设10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省级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支柱产业。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