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产业转型,湖南资兴新型工业加速崛起


时间:2012-08-22





近年来,湖南资兴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总量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1年,资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6.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2%,在全省县市新型工业化考核中排第四位。今年1~6月,资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工业增加值70.2亿元,同比增长20.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5.6%提高到18.6%。


  作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资兴,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强工业园区,着力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提升产业层次


  资兴市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层次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突出精深加工,提升优势产业。以列为国家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资兴按照“立足煤、提升煤、延伸煤”的思路,先后投入3.2亿元,完成了盛兴煤业、兴通球团等一批煤炭工业技改项目;新上了煤矸石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等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煤电(气)一体化项目;引进了湖南省第一条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线,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建设了龙畅煤业、恒丰燃料等11个煤炭精深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每年可增加税收5000万元以上。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坚决执行环保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提高招商引资门槛,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完成了华润鲤电烟气脱硫、丰越环保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等年节约标准煤1000吨以上的节能技改项目23个,培育了青岛啤酒、金磊水泥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每年节约标准煤7万多吨,相当于新增发电3.6亿度。依法关闭淘汰了水泥、铁合金、炼焦等落后产能企业20多家。2012年1~6月资兴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3%。


  三是强化自主创新,增强竞争能力。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资兴着力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每年投入500万元技术研发资金,引导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发展高新技术,创建品牌产品。目前资兴已有企业研发中心5个,著名商标8个,名牌产品11种。


  优化产业结构


  为优化产业结构,资兴市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新兴产业。资兴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并分类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0万元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导扶持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华信有色、展泰有色、华康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开发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基础原材料等新材料,依托杉杉新材料、鑫阁铝材发展锂电池等先进储能材料,依托残友科技、香港普洛尔等重点企业,加快研发电子材料、电子元件产品,初步形成覆盖集成电路、高能电池、芯片制造、监控设备、动漫游戏等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截止今年6月,资兴市已拥有战略性新兴企业2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3%;


  加强招商引资承接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战略投资者,先后引进了华信有色、展泰有色、华康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狠抓项目建设助推新兴产业。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大会战”和“三年行动计划”等活动,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转型。近三年,资兴共安排新兴产业项目46个,占全市工业项目的55%,完成投资41.8亿元,建成投产24家。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


  集聚产业发展


  资兴市着力强工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


  资兴对工业园区进行高起点规划修编,园区面积由6.15平方公里扩大到15.32平方公里。投入500余万元完成了食品工业园和江北工业园标志建设及园区美化、亮化工程,新建标准厂房18.89万平方米,新增工业用地2000多亩;出台《关于授予资兴经济开发区行使部分市级行政管理权限的意见》,将园区管辖范围内由市直单位和中、省、郴驻资单位行使的60项行政审批权依法下放到园区,设立“政务超市”,实现“并联审批”;创新融资方式,成功引进浦发村镇银行、盈通担保投资、鸿通仓储物流等新型金融企业,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生产经营项目的对接,今年1~6月累计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12.62亿元。同时推进以华信有色、展泰有色和丰越环保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以杉杉新材料、鑫阁铝业和华康新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向百亿级产业迈进。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