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措并举打造园区产业集群


作者:李强    时间:2012-08-23





  目前,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成为支撑云南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大主力板块。其中,工业园区承担了云南工业约70%的产值,园区产业发展好坏将对云南经济整体产生巨大影响。

  今年年初,云南省出台《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将通过集群联盟、集成创新、集聚效应的整体综合功能聚合,推进工业集群化和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和生态化。自2012年起,5年内云南省级工业园区内新增税收,依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应上缴省级财政部分,留给工业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工业园区力争完成投资7000亿元以上,省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同时,着力打造50个工业强县,“十二五”末,力争工业增加值超百亿元的县?穴市、区?雪达15个以上、超50亿元的县?穴市、区?雪达20个。实行“一企一策”,大力引进央企、名企入园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入园企业6000户以上。鼓励跨行政区域共建工业园区。将工业园区管委会纳入编制管理,对省级工业园区实行财税独立核算。

  随后,云南公开面向全国竞争性选拔50位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这在云南是史无前例的举措。

  “云南跨越发展的重点就是抓产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云南省要突出发展产业这一重点,实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三大战略”,推进云南经济新跨越。

  秦光荣向记者表示,过去几年云南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入,云南水、电、路和城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云南的发展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云南要把发展产业作为全局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产业发展来实现跨越发展。

  据介绍,从1992年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曲靖经开区等园区开建以来,截至2011年底,云南省产业园区已发展到119个,其中,国家级园区6个?穴含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雪,省级重点和特色工业园区40个?穴包括2012年新批准的15个?雪。2011年,全省全部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431.8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48%。

  云南省长李纪恒分析认为,云南产业园区面临的瓶颈主要是:发展总体滞后、发展不平衡、发展层次不高、外向度不高、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有待完善;多数产业园区以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为主,出口加工区、内陆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滞后;此外,产业同构化趋势明显,产业链体系较为薄弱、投资强度小、整体效益偏低。

  在云南面向全国选拔50名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之后,前不久,云南又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云南省园区创新创业的意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人才资源向产业园区汇聚,在各级各类园区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鼓励各类人才到云南省园区创新创业,加快园区发展升级。

  记者注意到,《意见》从投资创业、技术入股、收入分配、财政扶持、住房、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各类人才到云南各级各类园区创新创业实行特事特办。如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到园区创办企业,提供创业投资、土地使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园区各类人才可凭借研发技能、管理经验等人力资本作价出资办企业;留学人员、海外人才到园区投资创业,可凭知识、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各种形式的激励。

  6月初,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在全省园区经济战役启动大会上表示,今年要从六个方面着手打好园区经济战役。

  一是在规划内容上要注重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在产业定位上要突出主导产业特色,在规划管理上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园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从源头上保证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是发展园区经济要抓关键、抓要害,在发展空间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区域,产业园区发展要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确保重点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定位在具体园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三是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运行模式,让园区真正实现“封闭式管理、市场化运作、独立式运行”,鼓励省内发展较好的园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展“飞地经济”。

  四是把产业招商作为推动园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务实招商,真正从本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寻找关联地区、关联产业、关联企业,集中力量引进旗舰型企业和重大项目。

  与此同时,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园区经济发展推进机制。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云南多措并举稳增长,全力打好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这三大战役。(李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