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


作者:胡毅 王雅君    时间:2012-09-07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海域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岸线总长约51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总长211千米,共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有居民岛屿,大金山岛、佘山岛、九段沙等23个无居民岛屿沙洲,拥有港口航道、滩涂湿地、渔业、滨海旅游、风能和潮汐能等多种海洋资源。在市政府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重点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目标。

  重点发展海洋服务业

  在此次公布的《规划》中,相关部门将发展海洋服务业放在了海洋经济的首位。据了解,本市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将首先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合理调整港口布局,提高码头泊位的大型化和专业化水平,保障长江口深水航道畅通,建成以港口为枢纽,水陆畅通,设施完善,内外辐射的现代化航运集疏运体系。

  到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6.5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增至3300万标准箱,确立上海港作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的地位。

  同时,本市的各级相关部门还将围绕着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要求,着力发展崇明三岛、浦东滨海、奉贤和金山海湾休闲旅游业,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重点推进的项目包括吴淞炮台湾公园、崇西明珠湖、崇东陈家镇地区、奉贤生态海岸等旅游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上海邮轮产业,依托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和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形成世界邮轮旅游航线重要节点。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创意、展示交易、海洋文化旅游、会务论坛等相关产业。

  多措并举修复海洋生态

  作为本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海洋上海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行动、生态修复行动和环境保护行动。

  在污染控制方面,本市将在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同时,加大对直排入海污染源、入海河流污染物和沿海垃圾监控力度。开展巡航监视、定点监视、专项监视相结合的静动态船舶污染监视系统建设;严格执行海洋倾废许可制度,控制、调整、优化海域倾倒区布局。加强港口排污工程建设,实施港口生活污水和废水纳管工程;开展港口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完善港口船舶含油污水、压载水、洗舱水、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接收处理设施。

  在生态修复方面,将先后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海岸生态修复和研究启动海洋牧场建设这三项措施。继续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并向近海、外海水域延伸,争取放流品种达到30个,放流成熟品种占70%以上,放流苗种4亿尾只;开展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水生物种的人工培育。在崇明、浦东、金山、奉贤侵蚀岸段,实施保滩护岸工程;在崇明、金山、奉贤海岸选择示范岸段实施海岸生态修复工程;在浦东新区海岸建设生态安全防护林带,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岸线。此外,还将选择5平方公里海区建设海洋牧场,开展海洋生物放牧,探索防治海底沙漠化进一步蔓延的方法,促使海底局部底质生态逐渐恢复。

  在环境保护方面,将加强青草沙、陈行、东风西沙水源地保护。同时,推进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保护区生态监测监视网络和综合监管信息平台。

  加快海洋工程技术研究

  开发海洋离不开先进的海洋船舶和工程装备技术。为此,本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海洋新能源开发技术。

  市政府在《规划》中明确表示,将重点开展海洋油气钻井平台、海底管线铺设检修维护设备、港口机械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大力培育深海探测、运载和作业设备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开展海水淡化等应用工程装备技术、极地考察开发利用装备技术研究;深化海洋工程材料耐蚀防护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海洋工程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

  同时,各相关科研单位将重点研究超大型原油运输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海洋勘测与海底布缆船舶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的关键技术,加强船舶关键配套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此外,海洋风力发电技术研发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研究海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核心技术和主要部件制造技术;加强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的研究。并且,本市还将进行海洋生物不饱和脂肪酸产品研发、胶原蛋白与活性肽研发、海藻活性物质纯化与活性功能研究及其产品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海洋药物大规模筛选模型研究等。

来源:上海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