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的摇篮


作者:张敏良    时间:2012-09-14





2012年2月,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陆续获得了国家工信部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商务部命名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这对深居西北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谓是莫大的鼓舞。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宁夏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原有的省级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次华美转型。

  规格的提升,必须拥有与规格相匹配的实力。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最终把发展的眼光聚焦在了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精细化工以及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上。 

  在装备制造及再制造产业领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大力实施“铸龙”工程,装备制造业年均以70%速度的增长。小巨人机床、银起重工、共享铸钢等骨干企业生产的数控机床、起重机械、特种铸钢等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其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小巨人”企业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无论是产量和质量均在国内排名领先。

  在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从名不见经传,成长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和陕甘宁蒙毗邻地区最大的风力发电塔筒制造基地。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设备出口阿拉伯国家及欧洲国家。预计今年年末,这里的装备制造及再制造产业可实现产值80亿元。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宁夏资源优势把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作为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加以发展。目前高纯硅产能达到10000吨,多晶硅产能达到3000吨,单晶硅产能达到5000吨。西安隆基、宁夏发电集团及银和新能源等企业借助这一“朝阳”产业迅速壮大。西安隆基硅五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单晶硅产能将达到世界第一。此外,还有镁铝合金、碳化硅粉体材料等项目在建设。

  在精细化工产业领域,以佳通轮胎、长城轮胎及部分医药企业的骨干企业在继续成长壮大。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除金融、保险、咨询等传统服务行业外,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了银川陆港,并与天津、连云港等港口建立了合作关系,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宁夏货运量最大的陆港口岸。银川开发区保税物流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也已启动。

  在信息产业领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宁夏软件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软件动漫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000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亿元,成为宁夏软件和动漫核心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超前眼光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已投入运行的“宁夏物联网研发与应用示范中心”,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人才兴邦。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企业的人才建设可谓不遗余力。他们先后帮助31家企业建立起科技创新平台;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梳理出32个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端人才突破技术瓶颈;兑现了82家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特区建设扶持资金2588万元。建立起两个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自治区级研发中心以及19个企业研发中心。在宁夏现有的2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超过半数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居宁夏之首。2010年,商务部对全国90个国家级开发区各项指数进行测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设单项得分与另外5家开发区并列第一。

  十年磨一剑,如今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近30平方公里,并已形成“一区六园”侧重各不相同的发展格局。

  拥有近6万人员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天都有新的创业故事在这里发生。德国舍弗勒集团、恩德集团,奥地利奥钢联,日本山崎马扎克、磁性流体技术株式会社,新加坡佳通,西安隆基硅,山东张裕,内蒙古蒙牛,宁夏发电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宁夏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装备制造、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地。2011年末,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了2777家企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14.9%;工业总产值206.3亿元,增长23.8%;工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0.3%;技工贸总收入370亿元,增长22%。

  今年前7个月,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依然逆势增长,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到2015年末,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望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810亿元。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绘就的发展蓝图是:打造全国知名的轮胎、数控机床、特种铸钢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软件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银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久彬充满自信地说:“把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新兴产业的摇篮不再是梦想。”(本报记者 张敏良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