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党中央确立了湖北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
按照中央的定位和要求,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以来,湖北省GDP年均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多年来增速保持中部第一。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1.7%。
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
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成为构建战略支点的突破口。
湖北以构建战略支点为“一元”,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启动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武汉城市圈率先发力。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武汉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武汉的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快速提升:武汉开发区和东湖高新区在其它8个城市设立“园外园”,黄石、孝感、黄冈、咸宁、鄂州等市在汽车、化工、纺织等多个产业上进行有序流动与转移。在武汉城市圈内,“8+1”各城市共同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张“两型社会”改革牌,通过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同步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构建战略支点,全省如何同步走?2008年12月,一个新的决策思路出台: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经济总量占全省2/3的长江经济带,通过打造沿江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走廊,连起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一带”的总体战略,使湖北发展由“重点突破”向“多点支撑、协调共进”转换。
武汉、襄阳、宜昌是“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的中心点。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从“中部重要城市”到“中部中心城市”再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短短几年间实现三级跳;宜昌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也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宜昌市依托水能和自然资源优势,沿江“万亿经济走廊”雏形初现;襄阳市则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去年,两市GDP双双突破2000亿元。
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一直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2011年初,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双双启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两个试验区将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
与此同时,一批区域发展构想也纳入到省级战略体系。“壮腰工程”启动,长期低谷徘徊的荆州GDP迈入“千亿俱乐部”;“小个子”鄂州,因发展基础好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田”;荆门市致力建设“中国农谷”;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率先转型,赢得发展主动……如今,全省区域经济梯度推进,多点支撑、多点突破的增长格局已经形成。
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构建战略支点的产业发展目标,就是要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始终把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达1628个,同比增加923个,增幅达到130.9%。其中,先进制造业占大多数。
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132万名研发人员,湖北高层次科技人才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近年来,湖北致力于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园区,连续5年每年申请专利同比增长70%,过去3年增加的博士人数超过前20年的总和,这里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大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成果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活力。过去5年,湖北工业技改投资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发新产品12622项,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300项。
湖北九大产业相继跨过千亿元门槛,汽车、钢铁、食品、石化突破3000亿元。同时,湖北还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为主体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了全球首台71英寸激光电视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着眼未来,湖北正加紧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襄阳、武汉先后被列入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和轿车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湖北已有荆州巨鲸、武汉重工铸锻等10多家企业从事风电装备制造。
形成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需要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今年2月10日,湘鄂赣三省在武汉共同签署了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共筑新的增长极,加速中部崛起。
根据协议,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将逐步实现“五个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和生态保护一体化。三省的交通、旅游、商务、农业、科技等部门,在各自领域将开展深入合作,共促中部崛起。
由湖北省交通厅发起,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交通部门提出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的构想。示范区集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为一体,覆盖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及其邻近39个中心城市。
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也成为湘鄂赣三省共识;湘鄂赣三省还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此同时,“黄石、黄冈和九江”,“咸宁、岳阳和九江”等一个个区域协作“小三角”正成为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