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广西省宜州市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机遇,把桑蚕茧丝绸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来抓,现已初见成效。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宜州市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养蚕农户连续5年大幅度增收。
全市养蚕收入从2007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7.8亿元,养蚕农户户均收入从7210元增加到17290元。今年全市桑园面积为30.5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上半年全市养蚕82万张,鲜茧产量3.1万吨,养蚕收入10.1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高达2350元,比2007年全年增长44.5%。桑蚕茧丝绸产业实现税收2670万元,同比增长9.6%。
作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种桑养蚕已是宜州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为达到稳中求进的目标,今年初,宜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桑园面积要达到30.5万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出台了《宜州市2012年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建设方案》。
此外,宜州市还引导蚕农向良种要桑,向科技要蚕,去年冬季以来,全市调进大批优质新品种桑苗,基本满足蚕农种植需求。同时创建5个优蚕茧示范基地,面积达9000公顷,并全面推广“五统一”标准化养蚕技术,发动蚕农进行桑园改造。为使桑苗经久耐旱,给桑苗培高土,通过开通科技网络终端站点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及时把握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信息,为群众提供养蚕知识和市场信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桑树优良品种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等推广率达95%以上,桑蚕优良品种桂蚕1号、桂蚕2号等推广使用率达100%,全市推广方格簇养蚕新技术高达100%,小蚕共育率达80%以上。
同时,为了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宜州市还围绕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丝绸等中下游产业,着力引进并壮大一批茧丝绸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桑蚕养殖为基础,茧丝绸加工为主体,以丝绸服装产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发展模式。既可以解决蚕农鲜茧销售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提升桑蚕产业经济效益。
目前,全市共有14家茧丝绸加工企业,其中缫丝厂13家,织绸企业1家。2012年上半年,全市桑园面积为30.5万亩,比去年增加2.4%,养蚕82万张,鲜茧产量3.1万吨,养蚕收入10.1亿元。白厂丝加工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7%;坯绸产值3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72.1%;蚕丝被生产加工产值1800万元,同比增长20%;丝绸工业总产值4.955亿元,同比增长20.08%;茧丝绸产业实现税收2670万元,同比增长9.6%。桑蚕产业初步形成了“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的产业链,以桑杆生产食用菌、蚕沙无害化治理和次下茧加工蚕丝被等为重点的桑蚕循环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李秋)
来源:中国纺织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