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瞄准四大行业承接产业转移


时间:2012-09-21





9月7日,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黑龙江省2012承接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洽谈会在哈尔滨举行。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本次会上,黑龙江省工信委针对亚麻、皮革、陶瓷、石墨四个行业开展了面向发达省市的专题对接洽谈会,并邀请上海、广东、山东等12个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省市组团参会。


  资源优势助推行业发展


  黑龙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物产丰富,资源优势明显,工业基础坚实,石油、电力、水利等能源供给充裕,工业用地宽松,交通物流便利顺畅,政策环境优良,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良好地区。


  会议针对四个行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做了深入分析。与会者认为,黑龙江省是国内惟一兼具亚麻种植加工优势的省份,具有原料、产业、市场、生产要素等优势。亚麻原料产地和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绥化市、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所辖市县。在当前国际亚麻产业转移过程中,黑龙江省凸显了良好的承接能力。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开发培育国内亚麻消费市场;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区域合理分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完善生产服务体系;注重多元发展,加快亚麻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亚麻深加工系列产品。


  皮革工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原料资源丰富。牛、羊饲养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3.2%,分别居全国第7、10位,猪出栏数占全国2%。二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珍贵毛皮动物养殖历史较长,品种繁多,毛皮质量较好,养殖技术水平较高,已建立了多个皮毛动物养殖基地。三是市场空间巨大。黑龙江省是皮革、毛皮制品消费大省,毛皮制品消费占全国消费总量的57%。具有开拓俄罗斯及东北亚市场的地缘优势。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制革工业和皮革加工剩余物、废弃物深加工产业;规划建立皮革精深加工及制品产业发展专用区,发展皮革精深加工及制品产业;建立化料市场、辅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以及皮革机械、皮革五金、皮革科技等要素市场。


  就陶瓷行业而言,黑龙江陶瓷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依安县、讷河市和克山县,牡丹江东宁县,鸡西一带。同时,依安县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砂质高岭土、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建设东部和西部两大陶瓷产业集聚区,西部重点打造以依安县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建筑装饰陶瓷产业基地;以东北和俄罗斯为目标市场,建成北方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东部重点打造鸡西市、七台河市和牡丹江市特种陶瓷及牡丹江市东宁县和林口县建筑装饰陶瓷产业基地。


  作为国防工业和现代工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基础材料,石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黑龙江省目前分布晶质石墨矿产地有22处,绝大部分为优质鳞片石墨,储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石墨储量的60%以上。石墨资源主要分布在鸡西市和鹤岗萝北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建成集矿山采选、石墨产品深加工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墨产业基地;利用3~5年时间建成我国石墨应用研究中心、石墨制品展销交易的集散地;发展石墨深加工产品,不断扩大石墨的应用领域和产业规模。


  优惠政策促产业转移


  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据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省工信委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在促进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重点推进的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已经有许多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黑龙江这次针对亚麻、皮革、陶瓷、石墨四个行业实施专题对接,是因为这些行业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一是这些行业都有丰富的原料资源。二是有些行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三是这些产业已经走上了集约化、园区化发展道路。四是各市县已经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这都为转移方和承接方携手合作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承接产业转移是黑龙江省工信委今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早在今年年初,黑龙江省工信委就启动了项目筛选、园区建设、政策落实、项目对接等工作。5月份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筛选了48个项目,编制了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推介手册》,并专门组成工作组赴省外对接招商。


  据悉,目前已经有3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达77.61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幅提升四个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四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