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的第20个日子9月26日,就有8个重大项目在这个新区奠基、动工和竣工,该批项目的投资为120亿元。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政府举办的“新广州·新商机”活动上拿到的《广州南沙新区投资指南》中显示,南沙新区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知识智慧产业、高端服务业、旅游休闲健康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南沙、前海、横琴,在地图南端望去,这三者的分布正好连接着广东、香港和澳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关于这三者的定位之辩从来就没有停歇。因此,南沙新区的产业如何定位及如何与同在珠三角的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错位发展,同样受外界瞩目。
同打“港澳”牌
2009年,《珠海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发布,提出要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横琴与澳门一桥相通,最近处相距不足200米,距离香港41海里。国务院 《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中,同意横琴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明确赋予横琴“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特殊的税收优惠”和“支持粤澳合作产业园发展”等具体优惠政策,使横琴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则于今年4月获批,国务院在8个方面22项重大政策上,支持前海的开发建设,其中包括前海与香港合作;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现代服务业税收体制先行先试;深港两地教育、医疗合作试点等。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内容目前尚未公布,根据发改委网站的说法,南沙新区将以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为主线,大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据悉,南沙新区面积为803平方公里,而横琴为106平方公里,前海仅有15平方公里。这三个新区都把港澳因素作为自己的主打。
“这三者打的都是港澳牌,横琴靠近澳门,前海接近香港,南沙新区位于粤港澳的中心,总体来说南沙新区的区位优势比较突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则认为,南沙新区和前海、横琴的规划会有所冲突,但是南沙新区具有比较优势。首先南沙新区有港口,而前海和横琴没有。南沙新区整个城市的绿地与水域面积总和相当于两个澳门,而前海、横琴的面积较小。此外南沙新区位于珠三角的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可以起到珠三角城市群支撑点的作用。而且南沙新区目前尚属于一片空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目前南沙新区的发展规划来看,对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临海工业等方面等都有提及。但谢逸枫认为,南沙新区要有所侧重,前海主要是金融业,横琴主要是服务业,而南沙新区的最大优势是港口,南沙新区应该侧重于做贸易,错位发展,形成三者的功能互补。
产业错位发展
珠三角新“三极”的竞争已开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南沙新区应该“跳出南沙看南沙发展”,不应该局限在广州,也不应该局限在广东,其发展和定位应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要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南沙新区将成为广州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林江同样认为,南沙新区的发展需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寻找机会。上海在内需市场上处于老大的地位,而论外贸,广州比不过香港,如果要在单一方面与他们竞争,广州没有优势,广州能做的就是内外兼修。“内外两种资源在南沙新区对接,如果南沙新区结合得好,将成为"双打冠军",林江表示,要做出这些,必须要有“游戏规则”的改变。
“南沙新区要做的不是只有广东能做的事或者香港能做的事,不能是两者的叠加,必须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的事,必须要创新。”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对记者表示,如今珠三角面临的局面不是存量的调整,而是增量的创造。南沙新区作为一个尚未真正开发的新区,要做的不是产业的转移,而是产业的升级,必须从一开始就走高端路线。
谢逸枫认为南沙新区应该主要做贸易,“国务院送给香港的36项大礼包,其中有一半是金融,一半是贸易。金融的话,深圳与他们的合作比较多,广州南沙的贸易与港澳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如果贸易业发展不起来,其他产业也很难发展起来。”谢逸枫认为南沙新区的核心产业就是贸易业,而且只能是贸易业。
而广州市委市政府智囊团成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则对记者表示,海洋产业很有潜力,南沙新区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去年《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成为继山东、浙江后第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根据规划,广东海洋经济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GDP总量近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而今南沙港已经成为吞吐量全球第六的港口。(作者:胡春晖 卓志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