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经开区“组拳”出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时间:2012-10-15





  近年来,吉林经开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势头强劲。日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林众鑫集团异戊烯醇装置一期工程,一次性试车成功,并成功生产出20吨的合格产品,其产品质量性能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仅有3个国家掌握该项技术。该项目属精细化工,正是吉林经开区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1年,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3.2亿元,在吉林市新兴产业评比中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吉林经开区经济高速稳定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发展迅猛,实现产值66.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55亿元的42%以上,同比增速高达52.8%(高于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期增幅19.7个百分点);在开工的95个重点项目中,42%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表明,在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格局中,吉林经开区发展势头强劲。这种迅猛发展态势的形成,决非偶然。

  科学定位

  两年前,吉林经开区领导班子就已清醒地认识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吉林经开区处于“长吉一体化”节点位置,因此,该区领导班子在经过科学认证、定位后,果断决策:吉林经开区要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实施“创新驱动”上起到领跑和辐射作用,并且要结合自身区位、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培育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制药、新能源、特种纤维(碳纤维)、合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组拳”出击

  在明确了定位和发展重点后,吉林经开区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聚集发展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加强载体建设。积极打造的精细化工中小企业孵化器,今年5月份已被列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制订的纤维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已由吉林省工信厅核准;碳纤维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它包括1万平方米综合服务楼、6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1.2万平方米企业孵化用厂房,计划将于今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力促产学研结合。围绕延伸碳纤维产业链这个主题,该区与中科院所属五个研究所以及东华大学、山东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等院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各种招商活动中,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活动,以引进500强等“标杆企业”和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为突破口,这是该区近年来的明确指向。2011年签订战略性新兴产业类项目协议15项。其中,碳纤维产业类签约6项。而2012年上半年,他们又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余项,其中16项已开工建设。同时,围绕龙头企业,他们正加快引进一批配套企业,以降低综合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争取资金及政策扶持。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获取资金及政策扶持,是吉林经开区服务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该区积极主动争取,吉林众鑫化工、吉林市中科隆瑞、吉林市吉研高科、吉林市厦林化工等企业,已被确定为2012年吉林市科技计划拟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吉林市中科隆瑞的200MWh/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已申报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项目。

  群星璀璨

  目前,吉林经开区已具备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发展、大发展的基础。现在,园区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已达27户。在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企业已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其中苯胺、醇醚、碳纤维和聚酰亚胺等产品,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尤为引人关注的是,碳纤维产业形成了国内目前最完整的产业链,吉林经开区由此构成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主体部分。

  其中还有很多在建的项目,如:

  香港富艺年产1.6万吨特种纤维项目,总投资16亿元,年产碳纤维原丝1.6万吨。目前正在进行厂区基础施工,计划今年10月份投产。

  吉林博海生化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项目,投资8.7亿元,正进行厂房及附属设施施工,将于年内试生产。

  吉林北沙制药有限公司年产品1000吨维生素E食品添加剂等项目,投资4.7亿元,厂房建设已完成,将于年内试生产。

  吉林绿能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品30万吨干粉砂浆项目,投资1.2亿元,主体厂房封顶,正在安装设备,将于年内试生产。

  …………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吉林经开区共开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2项,包括日前已竣工的、年内计划竣工的、年内主体完工的,以及新落地开工的等类别。这些总投资近150亿元的项目,一旦全部投产达产,必将给吉林经开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注入更大的动力。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