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天平,开始明显地向大西北倾斜。
9月中旬,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在宁夏建立中国第一个内陆开放试验区,并批准建立银川综合保税区。
在此之前,甘肃省兰州新区于8月20日获批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更早之前,新疆喀什成为西部唯一的经济特区,被视为第二个深圳。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掌握的最新消息还显示,预计在第四季度,陕西省西咸新区将成为国内第十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看来,东部衔枚疾走若干年后,西部尤其是西北区域即将成为开放、开发的热土。
穆斯林民族机遇
在宁夏和新疆等穆斯林聚集区的主政者看来,与中东等全球能源富集区一样令人振奋的,则是中国西北地区同样富集的煤炭、石油等黑色资源。
“目前我们正在西部建立一批特殊的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试验区,重点边境口岸,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9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表示,内陆开放实验区的设立,赋予宁夏政策创新的新空间,鼓励宁夏先行先试,这是中国内陆开放的新模式;后期宁夏将加大和阿拉伯国家在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金融、能源、农业、贸易、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记者了解到,宁夏内陆开放实验区的主要内容将包括建立银川综合保税区、金融财税优惠等细化政策,这些随后都将一一公布、落实。
“就像深圳一样,中国需要把渔村打造为大城市吗?我们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世界通过渔村进入中国、中国通过渔村进入世界。”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随着内陆开放试验区的获批,宁夏将成为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的重要窗口。
然而,除“不沿边、不靠海”外,宁夏还具有“地域小、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等诸多先天性不足的困惑。
一位接近宁夏政府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宁夏近些年经济发展滞后,自治区领导也一直在思考经济转型的新路径,“最开始提出希望能够将银川打造成为类似深圳一样的经济特区,甚至起草了相关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级的经济特区并不容易申请,所以这个规划在自治区内就被否决”。他透露,此后,2011年全国两会上,宁夏代表团提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设想,计划探索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发展经贸合作,建议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2012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针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行调研,并责成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贸促委等20多个部门进行调研论证,尽快出台《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实施意见》。
随后,调研工作速度加快。2012年7月,发改委西部司司长秦玉才带领调研组,深入银川、石嘴山、吴忠等地,调研了20多个项目和企业,了解试验区的有关情况。
2012年9月12日,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对外宣布,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实施意见》,这是在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向西开放的试验区;与此同时,银川市配套建立综合保税区也获得国务院批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认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之所以得到国家的重视,关键在于提法和宗旨,正好契合了国家的“向西开发、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沿海、延边地区随着政策的深入,在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还远远落后。袁进琳表示,目前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需要同阿拉伯国家进行能源战略方面的合作,而宁夏作为在文化、宗教背景方面与阿拉伯国家有着较深的渊源和很多相似之处,可以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合作的窗口。
鉴于这个“窗口”的重要性,众多的业界人士选择支持宁夏。
在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张燕生就表示,中国不需要将宁夏打造成为一个超大省区,需要的是整个西部大开发和整个中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这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应有的战略作用。
宁夏何以能获批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之所以得到国家的重视,关键在于提法和宗旨,正好契合了国家的“向西开发、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
全世界有57个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人口达到18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庞大的穆斯林人口,也让全球清真食品业年贸易额高达两万亿美元。
基于此,宁夏长期将清真食品产业确定为发展重点,并计划在2015年清真食品总产值实现200亿元。但是由于中国在清真食品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证体系和行业标准,国产清真食品、用品行业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共有2300万穆斯林人口,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宁夏的穆斯林产业振兴计划,正是立足西北,辐射全国,放眼全球。
9月12日,在中阿经贸论坛上,宁夏、陕西、甘肃、青海、云南、黑龙江六个省区达成共识,民族事务部门和质监部门将共同联合制定清真食品认证地方联盟标准。按照规划,宁夏将成为中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认证生产中心,并设立国家大宗商品和清真产品的交易所。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