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十年翻了两番多。全面完成了“十五”、“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彻底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装备制造业成辽宁第一支柱产业10年,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效果。9月25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该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规模工业收入10年增10倍
过去十年,辽宁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建设,成果显著。
目前,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辽宁省第一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1.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0.4%,是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9.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3%,成为辽宁省第二大支柱产业。2011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81户,全部工业增加值1069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之后,居全国第5位。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4065万元,实现利税3496.8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9.6倍和8.7倍。
“辽宁制造”迈向“辽宁创造”
辽宁科技自主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型船用曲轴、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舰船用燃气轮机、系列大型盾构机等100多项代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相继实现了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迈进。
超百亿产业集群达55个
辽宁通过狠抓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011年,该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55个。沈阳铁西装备制造、大连软件信息服务等已经成为辽宁示范产业集群。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胡建阳表示:体制机制创新,让昔日的“辽老大”重新焕发了活力。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25.9亿元,与2001年的5033.1亿元相比,十年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253元(超过7000美元),十年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4%;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640.5亿元,年均增长21.7%,十年增加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726亿元,年均增长28.7%,十年增加了11.5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42.7亿美元,年均增长22.8%,十年增加了6.8倍;进出口总额达到959.6亿美元,年均增长17%,十年增加了3.8倍,其中出口达到510.4亿美元,年均增长16.5%,十年增加了3.6倍。
排污大户变身减排大省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辽宁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由污染排放大户转变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减排大省。据统计,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万元GDP排放强度分别由2005年的0.008吨/万元和0.015吨/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0031吨/万元和0.0059吨/万元,下降比例均达到60%以上。随着污染排放的减少,全省1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辽河流域干流和43条主要支流的化学需氧量指标首次全部消灭劣五类。
近年来,辽宁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理念,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结构,既保护环境,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