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婕记者李艳)内蒙古兴安盟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中,充分发挥质监主力军作用。在抓好5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推广力度、标准化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据了解,目前兴安盟一共建立了5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采用89 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了10 项地方农业技术规范。体现和遵循了标准的简化、统一、先进、实用的原则,标准衔接配套,基本满足了水稻种植、奶牛养殖及产品加工的需要。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举办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提高了技术人员和农牧民掌握、运用标准的能力,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目前,兴安盟5 个农业标准化项目按项目计划稳步推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乌兰浩特市育肥牛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预计到2013 年总纯收6500 万元以上。在科右前旗,肉羊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得到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扶持性政策,为肉羊养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组织成立了肉羊养殖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从养殖服务、小区建设、产业化等全过程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科右中旗万亩有机谷子种植标准化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内蒙古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对与公司签约的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原料按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每公顷可增收6000 元。在扎赉特旗,水稻育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直接带动保安沼地区8000 公顷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辐射全盟稻米产业的发展。质监部门首先采取帮扶龙头企业的措施,努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引导、帮助、扶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增强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其次,他们不断规范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有机水稻操作规程统一种子品种,统一有机肥料,统一最佳生态区域种植,统一监控管理,质监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农户严格按标准生产,在育秧、播种、秧田管理、本田管理、水层管理、除草、去杂、收割等环节层层把关,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第三开办培训班,免费发放各种技术资料和宣传报、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形式,让农民增长见识,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据了解,目前相关企业先后与职工和农户组建了“扎旗保农粮米专业合作社”,2011 年合作社成员已发展至105 个,建立了以企业为龙头的“龙头+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各种方式带动农户达3122 户,并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农民规避了市场风险,标准化种植的水稻每公顷增产1.5 万公斤左右,增产达25%,仅0.8 万公顷水稻一项使农牧民增收3600 万元,平均每亩增收300 元。2009 年投入资金600 余万元,建设了自治区第一个“水稻标准化育秧基地”,包括日光温室,标准化育秧大棚,保障了水田的秧苗需求,吸纳3000 余人从事季节性劳务,成为再就业基地,深受农牧民欢迎。
兴安盟通过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兴安盟地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民增收增效;同时,特色农业、品牌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和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