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8省GDP未过万亿,云南贵州投巨资发起冲击


时间:2012-10-31





  截至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3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还未进入这个队伍的一批省份正在向这个目标冲刺,而云南率先发出“决战决胜过万亿”的号角。

  仅8省未过万亿

  2001年,广东GDP率先跨过1万亿元的门槛,随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先后进入。到2007年末,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和四川等9个省份组成了荣耀的“万亿俱乐部”。

  2008年以来,GDP“万亿俱乐部”开始加速扩容,而领跑的广东GDP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去年,随着广西、江西、天津、山西、吉林和重庆跨过万亿门槛,中部地区省份已经全部进入,剩下的仅云南、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和海南8个省份。

  这8个省份中,除了海南,其余都在西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逢贤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些省份原有GDP基数就很低,自然条件差,产业结构传统单一;由于区位优势不具备,对外开放度低,吸引外资和产业少;人才又比较短缺,也导致创新产业缺乏。而海南建省之后,依然是以农业为主体,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因此,虽然它们的GDP增速超过了东部,但总量上却还没有跨过万亿。”数据显示,2011年,云南、贵州、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海南分别实现GDP 8750.95亿元、5600亿元、6574.54亿元、5020亿元、2060亿元、1622亿元、605亿元和2515.29亿元。

  徐逢贤表示,这些省份要跨过万亿门槛,大体上需要3~5年的时间,像西藏这样的特殊区域,估计需要十年以上。因为这些地区基础条件差,原有产业结构陈旧,短期内达到万亿还比较困难。

  不过,领跑这个梯队的云南省率先发出了冲锋号角。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云南省GDP达到6700.30亿元,离1万亿元已相距不远。10月中旬,云南省1~3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会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抓实四季度,决战决胜过万亿,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扩投资、强工业

  事实上,这些省份都在期盼过万亿,有的还确定了跨万亿的时间表。比如,贵州确定的“十二五”目标就是GDP达8000亿元,力争突破1万亿元。不过,这种目标常常会提前实现,重庆提出的“十二五”目标是过万亿,实际上在去年已经实现。

  由于滞后发展,这些省份近年来都得到中央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专门文件扶持。除了新疆、西藏之外,海南出台了免税政策,今年初国务院专门发文支持贵州发展。徐逢贤说,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国家财政每年向西部投入4000亿元,再加上东部地区的对口支援,未来会加快发展。

  正挂职作副县长的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志凌向本报记者表示,贵州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在这个政策框架下,贵州争取到各个部委签订落实的支持政策,通过这些倾斜性政策,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带动较快。

  数据也显示出大投资以及政策带来的效应,以2011年为例,云南、贵州、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海南的增长率分别为13.7%、15%、12%、12.5%、12%、13.5%、12.6%和12%,都远远高于全国经济和东部经济增速。

  除了政策扶持之外,这些地区都兴起了发展工业的高潮。王志凌说,“(贵州)省这两年大力推进"三化同步"、"两加一推",出台了大量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是贵州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力。”

  王志凌表示,“这两年集中在搞工业园区建设,每个县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原来准备建设100个县级工业园区,今年又提出来把有条件的县级工业园区创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逼地方政府把发展工业作为重中之重,促使全省经济增长。”

  “贵州经济发展比较强调重点产业,比如立足煤炭资源,有重点地推进煤电化、煤电铝等产业。一年下来,包括矿产、农业、旅游等很多产业的落地开工项目量大,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产,未来两到三年,还会保持比较高的速度。”王志凌说。

  在前述会议上,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布置四季度必须做好九方面工作时也指出,第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千方百计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100亿元;第二要进一步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充分发挥“两烟”的拉动作用,确保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不过,在扩张总量的背景下,这些地区走的道路是依托资源产业。“现在贵州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托资源性产业深加工。”王志凌表示,贵州资源富集性比较明显,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还要考虑保持产业的发展后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