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展新颜


时间:2012-11-09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10个省、市在内的我国东部地区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通过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渠道,使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调整结构

  “过去我们只能做贴牌代工生产,可以说只动了小脑;现在则开始向研发设计努力,开始大小脑并用了。”宁波金田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跃强说。他所在的公司始创于2002年,起步时只是简单地为欧美品牌产品做代工。经过10年的发展,该公司拥有了一支专业的生产团队,并且侧重创新,将研发设计出独特、新颖、实用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作为发展方向。张跃强把这种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设计转变的过程比喻为从小脑运动到大小脑并用。

  经历了这种转变的不止这一家企业。

  2002年~2011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从51.6%下降到37.9%,并从简单的组装加工逐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拓展,新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同时,东部地区一般贸易发展加快,贸易额从2002年的2317.7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66亿美元,增长6.1倍;占东部地区贸易总额比重从2002年的40.5%提高到2011年的51.4%,提高了10.9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般贸易发展加快,东部地区正在着力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力求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

  然而,要真正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仅仅依靠加工贸易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张莉提出,以加工贸易起家的东部地区应降低对外需市场的依赖程度,改变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着力开发有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注重贸易结构调整,从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数据显示,2002年~2011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从5721.9亿美元提高到32224.4亿美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21.2%,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

  10年中,东部地区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加快。此外,东部地区还注重促进贸易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外资和民营企业外贸发展迅速。

  巩固优势

  十六大以来,在注重贸易结构升级的同时,东部地区还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外资溢出效应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年底,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达61.6万家,占全国比重为83.4%;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0万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81.7%。

  东部地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呈现出集群式“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合作增势强劲、全球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等特点。

  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2011年东部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总额达3910.6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93.3%。

  目前,东部地区正加快重点区域开放,区域互动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主体区域,东部地区凭借较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淘汰落后产业产能,形成了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优势固然明显,然而面对外需市场不景气、外贸增速下滑的现状,有人对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前景提出了担忧。

  对此,张莉表示,东部地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后,需要一个时期进行调整和升级,因此,短期的增速下滑合情合理。她同时指出,在调整期中,东部地区应巩固优势,东部企业应树立转型升级理念,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互动合作;到中西部布局,利用当地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国家也应对此给予鼓励性政策优惠。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