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约708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而这一年,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约为53071亿元,可以看出,石油和化工行业地位举足轻重。这样的成绩和浙江省政府进入“十二五”后把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分不开的,这也为浙江临港石化业、化工新材料产业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正在成为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的制造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2003年时,浙江省的轻纺产业加工能力占全国的30%,塑料制品加工能力占全国的20%,医药、染料、颜料、农药、纺织助剂等精细化工业也已形成较大规模,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回顾过去,浙江石化业发展也经历了从乱到治这一漫长的“阵痛期”。
浙江省石化业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快速发展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当地曾掀起一股“化工热”,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兴办化工企业的经验,地方政府对此持鼓励态度,行业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进入“九五”以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后遗症开始显现: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居民生活环境趋于恶化;能源供应短缺矛盾加剧;安全问题引发民众忧虑等等。
针对化工行业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政府最终采取了多管齐下、分步实施的策略:一方面从制订严厉的节能减排政策着手,利用政策杠杆,对行业形成倒逼机制,以行政手段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督促企业加大环保和节能投入;另一方面,加快石化专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步伐,鼓励优秀企业入园发展,加快城区化工企业搬迁进程,优化产业布局。
2004年,浙江省掀起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811环保风暴”,在这场整治中,数以千计的化工企业由于环保不过关而被勒令关停,大量企业被要求停产整顿,一些企业迫于环保压力而外迁,凡化工类新建(扩建)项目的审批被严格限制。2005年,浙江省政府又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GDP综合能耗要比“十五”末下降20%。当时,石油和化工产业作为一个高能耗行业,又一次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重点节能考核的对象。来自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利剑,从外围形成了一种严厉的倒逼机制,迫使浙江石油和化工企业开始行动起来,寻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成为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2009年,浙江省政府公布的节能减排报告显示:全国石油和化工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5%,而浙江省仅占全省工业消费总量的11.7%。能耗下降的同时,浙江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节能装备和技术、绿色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整治,行业过快发展与要素资源供应不足的尖锐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曾经粗放式增长给浙江省石化业带来的另一个后遗症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位于产业链末端的化纤、聚酯、传统精细化工等产业十分发达,而下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基础石化原料则主要依靠进口或从外省市购入解决。这种产业结构的极不平衡,成为当时制约浙江石化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进入“十五”以后,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之下,浙江省开始布局临港石化业,主要生产基础石化材料,使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突破原料供应瓶颈成为可能。宁波、嘉兴和舟山等具备港口优势的沿海地区率先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快了专业石化园区规划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寻找优秀的临港石化项目。
依靠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强的中外临港石化大项目纷纷前来浙江沿海地区落户,为临港石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宁波引进的临港石化项目中,最引人关注的首推中石化镇海炼化总投资235亿元的百万吨乙烯工程。该项目于2006年初获得国家正式批准,当年11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顺利建成投产。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浙江石化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望未来,国家长三角协调发展战略和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为临港石化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为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种种迹象显示,未来浙江省石化业在转型升级中必将迎来一轮新的飞跃!(本报记者 翁国娟)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