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道细流从泛珠“9+2”政府行政首长手中洁白的贝壳里缓缓流入水池,融为一体。29日上午,寓意“海纳百川”的集水装置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启,标志着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的这一幕颇具新意,不但彰显了泛珠大会永恒的主题“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也凸显泛珠各省区不但谋求自我突破,更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的贡献。
与会人士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泛珠各省区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也成为中国缩小地区差距的范本。
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总量超过中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既包含中国发展的前沿阵地、经济特区,也囊括偏远、贫困和民族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特性涵盖最为广泛的区域。
2011年,泛珠内地九省区生产总值达15.2万亿元,增幅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香港、澳门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泛珠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实现“9+2”各方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产业发展链条的互补性,社会管理上的同质性让泛珠三角区域各方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发展研究所所长夏锋说。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福建是对台合作的桥梁纽带,云贵是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海南是中国热带农业、旅游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各省区在合作中更注重发挥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海南是泛珠省区(不含港澳)中人口最少的省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通过泛珠平台,海南与区域内兄弟省份在金融、农业、工业、交通、医卫、能源等重要领域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海南省副省长李国梁说,十年来,泛珠区域在海南落地受益项目大约有200个,投资金额近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海南GDP从900余亿元攀升至2000余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泛珠区域合作的模式从各省合作提升自身实力,将会走向互相融合,互利共赢,促进整个区域发展的道路。这种协作将比中国的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协作更有潜力。
今年,泛珠省区先后签订了《全面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合作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广播电视媒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合作(海南)协议》等17份协议、备忘录或合作共识,区域内各省区各领域融合度进一步加强。
按照旅游领域的相关协议,泛珠省区将共同研究和制定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有关政策和奖励措施;加快研究和建设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和区域旅游诚信体系,共同致力于提升区域旅游的行业服务标准,提高区域旅游诚信经营水平。
为加强金融多边合作,泛珠三角区域还将建立制度化的金融合作机制和金融信息沟通平台,在金融业务创新、知识培训、管理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
专家认为,对比长三角的相关规划,《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更加注重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现产业承接转移,符合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需要。
经济大省广东从2011年起与泛珠省区共达成产业转移项目170多个,合作金额超过700亿元。下一步,广东将继续引导产业转移与合作,探索建立东中西产业转移和承接的新模式、新机制。
罗保铭表示,泛珠合作是中国区域合作成功的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许多地区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生产要素、实现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