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25年紧盯实业,银行存款高达160亿元,温州“眼镜大王”、“跑路老板”胡福林返回家乡重组自救……随着一个个坚守或重归实业的浙商典型的树立,浙江产业“避实就虚”的局面正在被扭转。据浙江省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5%,高于20.5%全国平均水平,实属近年来罕见。
“这几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始终超过20%,而浙江则一直在10%左右低位徘徊,基本处于垫底水平。2004-2011年间,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只有全国平均值的52%。”对于这些数字,浙江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记得尤其深刻。他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数据之所以能傲立全国,原因主要在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全国固定投资速度慢了下来,但相反,浙江自去年以来各类吸引资金回流实业的动作及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无论是责任制、土地供应还是审批速度上,政府力度均前所未有,才呈现出这种彼伏此起的现象。
据介绍,浙江省发改委自去年6月开始推出围绕重大决策、推进重大项目“双重”行动,该专项行动已延续至今,省发改委主任及各副主任高频率下基层,赴11地市现场指挥和督促各大重点工程进度。在此氛围下,温州于今年4月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多个“至少”,即对于市重点项目,挂钩联系的市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市领导所配备的督查员每半月至少一次、项目主管部门领导每周至少一次开展实地督查。此外,104家被列入投资考核的市直单位还被新增“项目落地建设”和“项目实际资金到位率”指标。
与此同时,企业外部环境也有所改善。今年6月,浙江省政府召开“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视频会议,会议直指银行抽贷、釜底抽薪,并下发了《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第一条就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省发改委提供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主动与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和发起部门沟通协作,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及续建投产的资金需求。”同期,杭州出台力挺实体经济40条,首次提出一条给力举措,即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只租不售”原则,允许符合条件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而浙江楼市的寒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倒逼浙商回眸实业。今年以来,温州房价浙江领跌,下跌幅度达30%以上,其他城市也表现不佳,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温州位居跌幅榜首,杭州、宁波、金华则位列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的位置。被套牢或缩水的房产迫使游资不敢再为快钱所动,认为还是做实业稳健,因此一度被温州圈内人所嘲笑的“实业家”又开始增多。就在日前,温州25个项目集体开工,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汽车核心零部件和仓储物流市场等。温州一些企业家表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基调已让许多浙商吃下了定心丸,而目前,设备、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处于低位,提前布局的话就有望在未来先发制人获得高质量发展。根据海关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企业设备购置金额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工业投资比重41%,为“十一五”以来最高值。(李晔)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