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久有“江南名城,衣被天下”的美誉。目前已形成了化纤原料、纺织、印染、服装、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以及设计、研发、生产、展示、贸易、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常熟市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业强市之一,2009年荣获江苏省商务厅授予的“服装出口基地”称号。
江南名城 衣被天下
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雄厚,行业领先地位突出,已发展成为常熟的传统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目前,全市拥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近万家,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1200多亿元,利税超过80亿元,占全市比重近1/3;已形成了防寒服、休闲装、针织服装、羽绒服等八个各具特色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拥有全国排名第一、年市场成交额逾800亿元的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服装城;主打产品休闲装(含茄克、羽绒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9%,年销售额402亿。纺织服装自营进出口企业732家,年出口总额25.6亿美元。龙头企业波司登集团成为中国纺织服装领军企业。
五条措施推动基地转型升级
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全面扶持。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常熟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制订出口基地创建方案和产业调整及提升规划。生产环节对企业自主创新、技改改造、融资给予支持;外贸环节对企业境外参展、境外注册商标、境外产品认证、创牌、出口基地建设等给予扶持。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市政府自2000年起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举办常熟市服装服饰博览会。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发展。注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拥有服务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六大平台。政府服务平台:2010年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由商务、海关、国检等14个部门组成的出口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协会平台: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全面负责组织企业人才培训,建立行业预警制度,实行重点服装出口企业例会制度。电子商务协会与阿里巴巴和电信部门合作,推动服装外贸线上交易。创意设计平台:2005年在常熟高新区成立中国(常熟)时尚产业创业园。研发平台:2009年建立常熟市纺织服装研发中心。
构建产业联盟,推动技术创新。率先在江苏省开展“科技镇长团”和教育部“蓝火计划”试点工作,与知名院校合作成立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智入企。目前服装基地拥有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2008年以来新增国家级高新企业4家。
严格产品标准,推动质量提升。引导企业按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标准,或制定及参与制定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推动品牌建设,推进跨国经营。基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只,中国驰名商标58件,省名牌产品75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1只。同时,基地企业投资1.3亿美元“走出去”设立公司,其中荣获中国世界名牌称号的波司登投资3500万英镑在伦敦设立的品牌旗舰店,成为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的典范。
推动向“常熟创造”转变
下一步,常熟市将按照《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府、企业、协会、市场四位一体运作机制,致力于一个基本点和五大发展方向,推动“常熟制造”向“常熟创造”转变。一个基本点:利用好常熟国际服装城现有的交易能量和窗口功能,强化常熟国际服装城的引领作用。五大发展方向:一是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引领企业培育国际品牌;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三是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形成持续发展优势;四是推动常熟国际服装城内外贸共举,探索新的市场发展模式;五是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贸易模式多样化。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