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6%和11.5%。
2012年,山东省经信系统的主要工作围绕着努力保持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抓好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等7个方面展开,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6%和11.5%。
201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努力保持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着力实施中央稳增长政策,积极创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低速电动车推广示范等措施。目前,山东有47家企业5764个型号产品入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目录,分别占全国的8.2%和10.7%,拉动消费需求200多亿元。
二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000亿元,千项重点技改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54.3%和48.4%。
三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7家、行业技术中心3家。
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深入实施“差异化、渠道、品牌”3大市场战略推广工程,积极培育行业营销创新服务中心,分行业推广先进营销理论和品牌管理模式。
2013年,山东省经信系统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咬住“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消耗大幅下降”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有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节能降耗和运行保障,着力打造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区域带动优势,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培育形成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上来,实现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初步考虑明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
2013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技术改造,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一是保持技改投资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力争实现1万亿元。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实施。筛选确定2013年千项重点技改项目,抓好项目实施和调度管理,力争使项目早完工、早见效。三是加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实施好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程。四是加快技改立法步伐。争取尽早出台《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五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强化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市场培育等措施,重点突破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促进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切实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狠抓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实,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二是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以上,力争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项,完成重大成果转化100项。三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工业设计中心30家。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泰山学者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强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和企业实训基地建设。五是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工作。全面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理,新支持省内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0项。
三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工业品销售。一是加强困难行业产销对接。以钢铁、水泥、玻璃、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为重点,主动引导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加大产销衔接、重点项目直供等工作力度。二是办好重点会展活动。抓好108个重点展会的组织和参与工作,打造“山东工业名品展示中心”,积极促进省货省销。三是加快树品牌调结构。进一步深化“名家、名企、名品”主题活动,深入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四是积极提振外经外贸。在抓好欧盟、韩国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等新兴市场。推动外商增资扩股、企业境外上市,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五是创新营销模式。启动开展“好品山东”工业产品网上行活动,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鲁货电子商务平台。六是推进产业援疆援藏。推动山东优势产业与受援地优质资源相结合,产业援建与市场拓展相结合,促进当地产销对接。
四积极抓大扶小,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企业发展素质。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350户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明年力争中小企业增加5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树立一批抓管理、降成本、促发展的典型企业。四是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着力推进蓝黄两区、省会城市群、沂蒙革命老区、中原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工业发展,认真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任务,提升县域工业科学发展水平。
五强化融合发展,提升应用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力争2013年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000亿元,增长30%。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点、线、面”推进机制,制定两化融合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企业、行业和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测。加大两化融合技术培育,壮大两化融合产业规模。三是深化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完善贫困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四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扎实做好重大任务安全保障。
六加强预警调控,完善长效机制,深入推动节能降耗。一是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努力做大做强服务业经济。把好产业政策关口,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扩张。二是加强节能科技支撑。实施节能科技提效工程,推广应用低辐射镀膜玻璃、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产品,实施省级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业化项目200个。三是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监测,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活动。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重点工业循环经济先进模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2013年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00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3.5%以上。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科学制定2013年度淘汰计划,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全面完成淘汰任务。
七加强运行调节,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工业生产和效益稳步回升。一是强化运行组织协调。坚持工业运行调度例会、重点企业直报、工业运行快报等制度,随时掌握运行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搞好企业分类指导和帮扶。二是积极培育新兴增长点。抢抓有利条件和市场机遇,抓好纺织、食品、轻工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认真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列统工作。三是抓好重要生产要素供应。搞好煤电油运、原材料的供需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山东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