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从事小家电制造的奔腾集团,投资数千万美元收购高尔夫球具行业的世界顶尖品牌,由此进入一个更具成长潜力的新市场;以往主要从事进口贸易的明想电子科技公司,在美国设立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网络大大拓展;过去只是运动面料生产者的嘉麟杰纺织品公司,与瑞士企业合作推出服装品牌,行业“话语权”明显提升……
这些发生在2012年上海企业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实例,不仅描绘出一幅更加丰富多样的“走出去”图景,而且反映出“走出去”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关系日益密切,“走出去”正成为越来越多上海企业的内生发展需求。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初步统计,2012年,上海共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249个,核准对外直接投资32.4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9.7亿美元,两项金额分别比2011年增长22%和40%,创历史新高。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专家孔福安说,除了对外直接投资,2012年,还有一批上海企业选择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后“走出去”。两者相加,预计上海企业2012年的对外投资总额可达55亿美元左右。
统计显示,2012年,在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249个项目中,批发与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据了三分之一和两成,而制造业占比不足15%,显示出上海企业从转型升级需要出发,“走出去”的动力既是自身优势,也是为了获取自身不足,特别是在研发、设计以及营销、品牌这两个“上下游”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
上海相关制造业企业,凭借多年积累技术、管理能力,正在跟随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的大潮,通过“走出去”延伸优势,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例如,海立公司投资7000多万美元,在印度设立了压缩机制造企业;东方集团与欧洲采购商合资,将相关服装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上汽集团与正大集团合资,在泰国生产右舵汽车。
“这些‘走出去’项目不仅有利于上海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而且给相关投资地带动了可观的就业和税收,并且可望催生与信息全球化相适应的新型贸易方式,可谓多方共赢。”孔福安说。(据新华社)
来源:中国审计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