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边开放正在形成新格局


作者:孙继山 吴力    时间:2013-01-11





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沿边开放省区,扩大和提升沿边开放是广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探索广西沿边开放新举措,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目前广西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外开放,前30年看沿海,后30年看沿边。”从接受国际商报独家专访一开始,广西商务厅副厅长马继宪就语气坚定、掷地有声。他称得上是一位专家型官员,来广西任职前曾长期在国家多个部委工作,作为研究世界经济的博士生,阅历丰富,再加上近几年的沿边地区工作实践,使他对广西的沿边开放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就从广西合浦出发,货通四海,今天广西的开放是千年等一回。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广西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必须要在开放合作领域,特别是沿边开放方面有所作为!”

  成绩斐然

  马继宪介绍,新世纪以来,广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建设水平,对外经贸,尤其是对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01~2011年,10年间广西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0.5%,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27.2%,东盟已连续1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1~11月,广西进出口同比增长26.6%,其中出口增长26.5%,逆势上扬。10年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2%,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对外投资快速发展,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6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49.6%。

  同时,广西还拥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世界500强暨跨国公司八桂行等多个开放平台。

  目前,广西作为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已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是“三基地一中心”,即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二是沿海、沿边、沿江“三沿联动开放”为开放合作增加了新活力;三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泛珠区域合作与对台港澳合作稳步推进;四是广西正在加快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马继宪说,广西陆地边境线1020公里,沿边开放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广西对外合作开放的一大亮点。一是边境贸易已发展成为广西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为62.5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出口额为51亿美元,占广西出口的比重达41%,边境贸易成为广西与越南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二是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形成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及中越东兴—芒街、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个合作平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互联互通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

  开创增长新一极

  “沿边开放是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需要大智慧,需要大手笔。”马继宪望着窗外林立的高楼缓缓说道,“我记得西方先哲有一句名言:"如果商品不越过边界,那么士兵就会越过边界。"做好沿边开放这篇大文章,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兴边富民"等方针政策,巩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他进一步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这对于广西来讲就是要统筹沿海、沿边、沿江的开放进度,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特别是以沿边开放为突破点,实现八桂大地对外开放协调发展、跨越发展。

  马继宪说,提升沿边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使沿边地区更多地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成果,帮助边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巩固边疆。中央兴边富民行动计划非常重视沿边开放开发,边民作为边疆地区的游动哨所,其保卫边疆、维护国土安全的作用巨大。做好沿边开放这篇大文章,不仅是现实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

  同时,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对于拉动广西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带动边境地区商贸物流、旅游、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边境地区财税收入,促进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加快边境城镇化建设进程等各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为边境地区、边民生产生活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马继宪若有所思地说,“特别是搞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把边境地区打造成为政治上稳定、经济上繁荣、关系上和谐、边民安居乐业的沿边开放经济带,加快形成沿边经济增长新一极。”(作者:孙继山 吴力)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