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冲刺万亿元


作者:哲一    时间:2013-01-15





  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获悉,2013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2万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郭述禹强调,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将迈上新的台阶。


  提升研发实力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通过系列创新项目提升创新水平。


  创新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记者了解到,2012年,山东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全年落实企业研发费用56.5亿元,增长30.4%,其中一大部分投入信息技术行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2012年,山东省建成省级集成电路设计、射频识别RFID、半导体照明LED工程技术中心35家。2012年山东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297项,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项,其中部分信息技术项目列入“高档数控机床”、“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郭述禹提出,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深化产学研结合,实施产学研“三个一”工程,推动所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至少与1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至少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有1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至少有1项高校或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在企业实现转化。


  创新过程中,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山东省提出,大力实施“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等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关键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安全可控国产软件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记者了解到,2013年山东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项,新培育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60项。


  信息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市场培育等措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此外,通过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信息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从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使用全过程延伸,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剥离或外包非核心业务,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面向重点工业行业和产业聚集区,启动建设20个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等为主的工业设计产业,新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


  布局7大重点领域


  为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山东确定对信息技术7大关键领域进行率先突破。


  山东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做大做强信息技术产业,山东确定了7大主攻方向。


  物联网。以建设“智慧山东”为目标,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核心芯片、关键设备制造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物联网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平台等基础性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逐步完善物联网研发体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初步建立起物联网标准化体系。


  云计算。通过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低功耗技术等云计算技术整合现有各类计算资源,建设山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下一代通信信息网络。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宽带山东”战略,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开展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和试验。


  高性能集成电路。以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口,以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和应用电子产品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高端计算机。重点发展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高端服务器和高密度、低成本的通用型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服务器、设备磁盘阵列,巩固发展山东省高端服务器的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发展高端容错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等行业专用计算机产品,加快实现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开发计算能力千万亿次、存储容量为千万亿字节PB级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环境,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


  新型显示。超前布局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搭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平台,以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为重点,突破AMOLED基板、真空镀膜、薄膜封装等共性技术,支持AMOLED面板产业化。


  高端软件。加强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工业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加快研发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数字音视频、智能控制、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嵌入式软件。(本报记者 哲一)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