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省份发经济年报,2万亿俱乐部再扩容


时间:2013-01-23





[ 按照预计,2012年山东GDP将很可能突破5万亿大关,这样一来,处于5万亿梯队的有广东、江苏和山东三巨头;3万亿梯队将扩至浙江和河南两个成员;2万亿梯队成员包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和上海 ]

  年终岁末晒成绩。随着全国经济数据的出炉,十余个省份的经济年报也陆续公布。中西部仍然延续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天津则以13.8%的增速领跑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当城市竞争进入万亿俱乐部时代,省际竞争也在向2万亿俱乐部时代迈进。随着上海和“两湖”的加入,2012年GDP突破2万亿大关的省份由8个增至至少11个。

  天津增速领跑全国

  21日上午,重庆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12年全市实现GDP 11459.00亿元,同比增长13.6%,GDP增幅列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

  从公开数据看,目前增速快于重庆、位居全国第一的是天津。2012年天津市GDP 12885.18亿元,按可比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尽管比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增速仍领跑全国。

  除了天津,增速高于11%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去年安徽实现GDP 17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云南GDP达到10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GDP万亿俱乐部的第24个成员;此外,四川增速达12.6%,甘肃为13%,宁夏11.5%,湖南、湖北的经济增速也都达到了11%以上。

  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中西部增速普遍高于沿海主要原因在于,沿海地区受外部尤其是外贸出口不振影响较大,中西部省份所受影响小。其次沿海地区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代,三产对GDP数量的直接增加没有二产的作用大,相比之下,中西部仍处于快速工业化的阶段。

  “至少"十二五"到"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快速增长的趋势会继续持续。”彭智敏说,虽然中西部增速快于沿海发达地区,但增长的质量还是远远不如后者。

  沿海增速有所回升

  在中西部快速增长的同时,沿海地区受外向型经济和人工成本上升、基数较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低速增长,不过相比去年前三季度,增速有所提升。

  2012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比2011年增长7.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夏沁芳称“7.7%的增长来之不易”。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各项稳增长措施的带动下,北京经济增速逐季小幅回升,经济增长内在质量进一步提高。

  江苏省两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江苏经济总量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跟三季度持平。上海去年实现生产总值2010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速比三季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这也是国内首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大关的城市。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相比中西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处于低速稳定阶段。沿海地区过去主要靠出口拉动,现在出口受阻,基于外贸基础的固投增幅也相当有限。沿海地区目前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和加快转型升级,“但这些都是靠"慢火熬靓汤"。如果转型升级和内需能够对接,那么增加的固投也会更加有效益,而固投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仍比较大。”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教授告诉本报,根据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沿海发达地区在接近峰顶的时候,它的增速就会明显放慢,一是因为基数大,二是结构优化。而中西部基数很低,西部有的省经济总量甚至连发达省份的一个零头都赶不上。“这些地方还处于爬坡期。”

  2万亿俱乐部大扩容

  随着各省区市年度数据的陆续发布,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已形成5万亿、3万亿、2万亿和万亿多个梯队。

  按照预计,2012年山东GDP将很可能突破5万亿大关,这样一来,处于5万亿梯队的有广东、江苏和山东三巨头,紧随其后的4万亿梯队出现空档。根据河南GDP预计突破3万亿的数据,3万亿梯队将扩至浙江和河南两个成员。

  规模最为壮大的是2万亿梯队,这一梯队成员包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和上海,其中后三个省份为新加入成员。

  正在召开的湖南两会预计,去年全省GDP达22000亿元左右,增长11%以上,继续巩固全国十强地位。湖北省18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2250.16亿元,增速达11.3%。上海则以20101.33亿元的生产总值成为国内首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大关的城市。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