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一体化带动珲春生态产业链


作者:李汝辉    时间:2013-01-23





吉林省近年来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畜牧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品牌肉牛养殖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正显现出重要价值。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畜牧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尤其是品牌肉牛养殖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正显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延边及珲春市还涌现出珲春众鑫牧业一体化项目等发展典型。


  珲春位于东北亚和图们江地区的核心区,具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广阔优质牛肉消费市场,但珲春由于优质肉牛养殖加工产业起步晚、起点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又受种牛品质、繁育技术、屠宰加工能力等因素制约,肉牛养殖和加工规模一直很小、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更低。


  为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与农户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回馈社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珲春众鑫牧业在英安镇大荒沟村建立了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并与里化村合作成立了珲春市进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里化村新建生态养殖示范区和肉牛快速育肥规模养殖示范场,在里化村原鹿场新建珲春市万希饲料加工厂,带动周边养殖户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之路。该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调动珲春及周边地区养殖户优质肉牛养殖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带动珲春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


  肉牛养殖作为结构调整潜力产业


  延边在传统农牧业经济区的基础上将畜牧业尤其是牛羊肉的生产确定为优势产业,随着东北亚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依据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珲春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特提出该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延边及珲春市已由原来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到现在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局面。


  据调查论证,延边的珲春市非常适宜发展肉牛养殖业,不仅可以利用大量的副产品畜粪有机肥来改良贫瘠的沙土地,还可以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生产模式作为促进大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如珲春众鑫牧业公司饲养的肉牛,经过三元杂交改良后,实施快速育肥,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提高肉牛高档部位肉的出品率,以质量占领市场。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当地养牛业达到品质优良化、经营产业化、技术现代化、生产规模化。该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采用基地集中养、农民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可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300至500人。


  珲春市山峻水曲,风物宜人,享有“东北亚金三角”的美名。该市属于海洋性气候,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近700毫米,地下水储量丰富,埋藏浅水质好,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也为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建设肉牛养殖育肥场的理想地域。该项目建场地位于英安镇大荒沟村,距图们火车站仅70多公里,距延吉国际机场100多公里,距长领口岸70多公里,连接省内外的高速公路贯通全线,在建的高速铁路和即将启动的朝、俄边境公路形成了发达的境内外交通网络,对肉牛养殖、农副产品流通、饲料调运、商品牛交易而言交通十分便利。


  将肉牛产业作为延边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后,当地2005年出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黄牛管理条例》,为切实保护好和开发好延边黄牛这一珍贵的品种资源,该条例制定了品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延边黄牛良种繁育场,为延边黄牛的品种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延边饲草资源也十分丰富,项目所在地的珲春市英安镇有耕地面积3005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同时年产秸秆80万余吨,可充分满足黄牛产业发展的饲草需要;还有草地面积2141.86公顷、围栏草场20多处,草质好,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可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地;水域面积为1233.15公顷,具有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目前珲春市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市、镇(乡)、村都有繁改机构和专门技术人员。据统计,该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其中高级畜牧师10人、畜牧师40人、助理兽医师30人、技术员40人,都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抓优质肉牛养殖项目计划战略布局


  他们推出的肉牛养殖一体化项目包括,培育优质基础母牛10000头、优质种公牛300头、优质育肥牛年出栏20000头、大型沼气建设3.8万立方米;发展生态种植示范区500公顷(果蔬)、年生产3万吨饲料加工厂2处、粪污有机肥加工厂4处;建成一座近期年加工10000头、远期20000头的肉牛屠宰加工厂,发展有机肥种植基地1002公顷(人参、玉米、水稻)、10000亩优质牧草;建成两处存栏5000头肉牛繁育场及优质肉牛养殖场和100户以上肉牛繁育大户;建造青贮/酶贮池5处,购置肉牛养殖配套设备若干;建设冷配改良科研中心4处,年推广快速育肥牛20000头。


  要养好牛须有好草,为发展10000亩优质牧草,他们选择了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牧草在养牛基地附近进行大面积种植,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牧草品种的要求采用轮作、间作等方式调整土地肥力,保证四季均有青草供应。而存栏10000头肉牛繁育场则着眼于发展肉牛繁育农户。为保证牛源,他们实施了“千百十”工程,即发展千户养牛养殖户,每户养牛20至50头;百户养牛专业户,每户养牛50至100头;十户专业养牛场,每户养牛100至200头。配套建设的是一座年加工能力近期为1万头、远期为2万头肉牛的屠宰加工厂。


  深加工基地的主要产品包括牛肉、牛皮和其他副产品。将根据牛的不同部位,对牛肉进行分割,如将腰部肉、短腰肉、膝圆肉、后腿肉、里肌肉、臀部肉分割为优质牛肉,其余部位分割为一般牛肉,根据市场需求按不同价格出售,还对牛肉进行深加工,制成牛肉干、牛肉松、牛肉香肠等产品。牛皮主要用于制革,是军用和民用革制品的上等原料。副产品主要包括肠衣、牛骨、牛血,肠衣可用其灌制香肠及制成医药用的缝合线和球拍弦等,牛骨是牛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牛肉胴体的15%至16%,可提取骨髓、骨粉、骨油、骨胶。牛血除可以直接食用外,还可以用来做涂料和提取医用血红素、血清,还可制成血粉做蛋白饲料。上述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投入产出、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综合确定产品定位,既可提供最终产品,也可提供半成品供其他专业厂家深加工。


  预期至2016年所有牧场和加工生产线经过绿色认证后,绿色牛源及绿色农副产品将全面推向市场。下一步拟整合产业内资源,实现公司整体或分拆上市,全面对接资本市场,成为区域性、领域性大型产业投资集团,基本完成优质肉牛种养加养殖项目计划的战略布局。


  示范带动安全高效规范集约化养殖


  肉牛养殖一体化项目能扶持1000户农户饲养母牛1000头,年可繁殖犊牛10000头左右,饲养到250公斤时出售,按目前市场价平均4000元/头计算,达到正常生产年时可使农户每年新增社会产值4000万元(未计算牛死亡率);农户种植牧草10000亩,年种2季可产鲜草10000Kg/亩,按目前市场价平均0.1元/Kg计算,可使农户每年新增社会产值1000万元。该项目饲料生产厂年消耗干酒糟10万吨、玉米秸秆22万吨,以每吨480元计算,每年新增社会产值15360万元;育肥小区每年育肥优质肉牛30000头,向社会提供优质育肥牛30000头,按目前市场价优质高档肉牛平均20000元/头计算,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2.26亿元;该项目可解决300至500人就业,拉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贸易业、服务行业等的发展,形成“种—养—加,产—运—销”循环产业链;将现代肉牛养殖业建在农村,使农用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有了很大需求,由此可提升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农民发展养牛业,将促进农户利用草山草坡种草养牛,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变废为宝,充分利用酒糟、秸秆养牛,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牛粪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利用沼肥沼液种植食用菌和绿色蔬菜,拉长了产业链,生态效益十分可观;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利用牛粪及生活垃圾生产沼气和优质有机肥料,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推动绿色环保无公害作物的生产,“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农产品。


  肉牛养殖一体化项目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资源整合机制的引入,使农民与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管理,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运营平台,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即从优质品种的引进开始,将肉牛的规模化饲养和肉制品加工整合到公司这一系统运营平台上,管理上引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科技手段,通过与行业内企业的联合,建立畜牧业资源整合、统一运营、信息共享、订单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投资运营模式。


  总之,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散户扩大养殖规模,走上安全、高效、规范、集约化的养殖之路,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扩大品牌畜牧养殖产品的效应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而优化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肉牛的育、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使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推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经济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链接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珲春市众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是以整合区域优势农牧业资源,建设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农牧产业运营平台和提供农业服务,集绿色农产品生产、贸易、绿色蔬菜加工、畜禽养殖、农业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生产贸易型企业。企业项目区分别位于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村、里化村,占地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7340平方米,计划3年完成集生态种植、优质肉牛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冷藏于一体的肉牛养殖项目。


  公司现有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人员3名、生产工作人员150名。延边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以在饲草饲料加工、肉牛饲养、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领先智力资源与丰富的经验而成为该公司的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与该公司合作的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


  公司管理团队由白万希、吴志慧、田森、步清惠等组成,形成了在资源掌握、运营管理、技术支持方面完美的互补和协同关系。董事长白万希除了在投资、运营管理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外,在农业资源的获取和政府渠道方面亦有着深厚的营销能力;公司执行总监吴志慧在农业项目规划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农业领域产业运营管理和深厚的农业技术专业经验;公司财务步清惠是注册会计师,具有多年的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工作经验;公司技术副经理田森曾任职于黑龙江绥化市万头畜牧场生产技术场长,在畜禽养殖、基地牧场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报记者李汝辉)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