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科技创新使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日益红火


作者:孙中杰 宋晓霞    时间:2013-01-24





“以前丹参只有根才能入药,其他部位都作为垃圾丢掉了。现在不一样了,丹参的花、茎秆和叶子都有了用武之地,仅此一项每年就为老百姓增加收益3000多万元。”近日,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曹金斌指着用丹参花刚研发生产的丹参花美白补水嫩肤面膜和丹参花养颜抗衰茶说道。


曹金斌介绍,以前每当丹参采收时,遍地的丹参茎秆、叶片被烧掉,不仅对生态环境是种破坏,也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该公司联合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对丹参的茎秆、叶和花进行了研究。创新研发生产了“丹参花美白补水嫩肤面膜”和“丹参花养颜抗衰茶”等系列产品。还成功研究开发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八味丹参茶”等系列保健品。


据了解,河南方城裕丹参生产虽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到上世纪末,方城县境内的裕丹参种植面积不足33公顷。为保护和发展裕丹参珍品,从1999年开始,方城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组织有关科研人员在河南农业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指导下,启动了裕丹参研究工作。他们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结合野生裕丹参的特性,使仿野生丹参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成功。仿野生丹参经河南省南阳市药检所、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化验,丹参桐ⅡA≥0.62%,丹酚酸B≥9.91%,比《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分别高0.42%和6.91%。为此,裕丹参于2003年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又获河南省无公害产地认定。他们还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野生裕丹参抚育园,并在抚育野生园中选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早熟和晚熟丹参新品系。


为大力推动丹参产业的发展,方城县委、县政府还作出了《关于发展道地药材裕丹参的决定》,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中药材领导小组、县裕丹参开发服务中心和县裕丹参研究所,各乡镇成立了丹参生产办公室和丹参生产协会。2005年,裕丹参又牵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落户方城,成立了南阳白云山和记黄埔丹参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建立了与丹参中药材GAP要求相适应的“公司+科研院所+协会+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契约为纽带与药农签订技术指导合同,实行“统一种子、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标准、统一整地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购、统一资料建档”的“九统一”管理,共制订60余项技术操作规程,有效解决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丹参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三大难题,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尤其是“增强固氮菌及硅酸盐菌在贫瘠土壤中生物活力技术”、“丹参GAP冬季移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遮阳育苗网上灌溉技术”、“丹参GAP栽培质量控制技术”等11项中药材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使丹参酮ⅡA由原来的0.31%提高到0.65%,丹酚酸B由原来的5.2%提高到9.1%,产量由原来的单产185公斤提高到310公斤,增产67.5%,每公顷增加收入13125元,全县2000公顷增效5625万元。


记者在采访时还看到,在裕丹参道地产区方城龙凤沟建有40公顷大寨田式的“无公害仿野生丹参良种繁殖基地”、80公顷微灌“模拟野生丹参种苗繁育基地”、667公顷“无公害仿野生丹参中药材生产基地”、1万公顷“野生裕丹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还建有“裕丹参综合利用功能性禽蛋生产基地”和保健品、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2012年11月,方城仿野生丹参中药材再传佳讯:通过广药集团及欧盟对丹参酮A、丹参酚酸B、迷迭香酸等进行检验,符合欧盟标准,已进入欧盟销售。


“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这首流传数百年的裕丹参民谣今天终于梦想成真。


如今,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丹参中药材和丹参、花、茎秆叶全草的研究开发,涉及无公害仿野生中药农业、中药学、中医学、药理化学、工业萃取等领域。其中创新研发的13项属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从昔日渐趋沦为“荒草野花”到今天的规模化种植,从默默无闻的“草根”到今天的“香飘神州”,裕丹参产业现在越来越红火。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