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省政协召开“如何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作用”专题座谈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出席会议听取省政协委员围绕扩大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徐少华:民间投资积极性似乎不高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放开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建议,徐少华积极作出回应。他说,广东一直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除国家明确禁止外的各个投资领域,去年8月份面向民间投资推出总投资额达2353亿元的近50项招标重点项目。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投资似乎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铁路近年鲜有民间资本进入。徐少华还通报了几组关于我省投资结构、投资主体的数据,邀请委员们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在听取13位委员的发言后,徐少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部门将正视我省投资的薄弱环节,积极应对投资增长面临的挑战,采取积极措施充分调动投资的正能量。
但当前我省投资增长率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和增速不如东部省份,“十二五”时期前两年全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资进度未达标,在投资总量上珠三角和东西北地区占比非常不平衡,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方面的比例较低等等,这些都是我省在投资方面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徐少华强调,政府将认真梳理和吸纳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理顺和优化投资环境。希望各类投资主体和各级政府一起推动投资快速稳定增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
周高雄:房地产比重不能越拉越高
省政协委员、省金融办主任周高雄在会上透露,广东最近三年如果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20%的增长的话,不差钱!“我们分析来看,从今年开始广东金融建设可以动员新增超过1万亿来支持广东的建设与发展。”周高雄解释,这1万亿包括贷款增长、保险市场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增长。
周高雄还表示,如果广东把存贷款的比例再提高5个点,广东可以动员1万亿的信贷增长。“我们的存贷比现在还低于很多的省,浙江已经是87,重庆也85,我们才65,发展到70多是可以的”,在这个优势下,广东可以采用很多金融工具,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增长得快一点。
针对广东省投资结构中,房地产占28%与制造业持平,比基础设施投资略高,周高雄表示,房地产占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存量来说是多了,虽然从增量来说偏高一点点,但是比其他的省份略低一点点,但这个增量的比重不能越拉越高。
曾涛:消费结合投资打造“大旅游”
省政协委员曾涛建议,旅游方面将投资和消费结合起来。他说,广东要实施“大旅游”战略,在广东率先打造具有国际意义的中高端旅游度假综合体。
曾涛表示,根据国内外的大量资料显示,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就要开始旅游了,到了2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是观光美元,到5000美元的时候就是度假进修为主,这是高层次的,那就不是一周两周了,可以在那里进行全方位的进修,现在广东的GDP已经达到了7500美元,如果抓住时机打造广东投资和消费方面的精品,将会对我们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发展引擎。(王鹤 徐静)
来源:广州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