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产业渐渐地走入人们的视线,很多企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新兴产业,也投向了东北这片黑土地上——黑龙江。而早在2009年,黑龙江省就对省内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确立了把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以扶持。随后一年,黑龙江省又出台了《黑龙江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企业家的发展意向和黑龙江省的结构调整不谋而合,就这样,近两年黑龙江省的新兴产业园区正在不断崛起。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新兴产业园区。
新材料产业园: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冬日里,在哈尔滨哈南工业新城南岗产业园区里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现场,设备调试正在进行。这些看似普通的厂房里,将生产出不普通的产品——年产60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和年产240吨高性能碳纤维。
该公司总经理孟凡钧介绍,这项总投资2.9亿元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顺利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创利税3亿元,带动下游40亿元的产值。
记者从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作为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哈南工业新城南岗产业园区确立了“一个体系、三大组团”的布局,即组建、科研、生产、应用于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碳纤维上游龙头产业组团、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产业组团和产业关联项目配套产业组团。截至目前,园区内正在加快推进的新材料项目又10个,总投资70亿元,正在抓紧谋划的项目有19个,总投资100亿元。
正在蓄势腾飞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只是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的项目之一,石墨新材料产业也正在黑龙江冉冉升起。2012年,国务院将石墨纳入国家级战略资源,温家宝总理更提出了将在黑龙江建设“国际石墨谷”,以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据鸡西市恒山区主抓石墨产业园的副区长徐春波同志介绍,恒山区石墨产业园始建之初,就把建设目标定位于打造中国石墨产业之都核心区,建设中国石墨产业链条最长、石墨项目最好、石墨品牌最响、石墨产品市场份额最大的石墨科技研发基地、石墨产品深加工基地、石墨新材料集散地。
徐春波介绍,恒山区石墨矿藏量3.9亿吨,优质鳞片石墨储量、品位居亚洲之首。为了使石墨产业尽快成集群发展,园区坚持有序衔接,互为促动的原则,根据石墨产业生产流程和特点,建设A、B、C三个产业功能区,将原料生产、初级加工、高科技产品生成等上下游企业科学布局,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采选—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产业链条,释放园区集群优势,实现园区绿色发展、规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园区已有鸡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北汽集团黑龙江普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鸡西环宇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鸡西市普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宝安集团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公司等5户企业11个石墨深加工项目入驻园区,计划总投资33.68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66.2亿元、税金6.8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园区可入驻企业16户,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金25亿元。”面对石墨产业发展未来,徐春波信心百倍。
高新技术产业园:化工企业信息化的直通车
走进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一排排深红色的写字楼座整齐地坐落着。而在这些深红色的写字楼里,有数量相当的以开发炼化企业信息技术的专业IT服务公司。大庆金桥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在大庆金桥公司,记者了解到,这个公司是1998年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的,2009年正式入驻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管理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应用流程模拟软件开展化工模拟计算,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化工模拟专业研究的企业之一。
大庆金桥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伟说:“近些年,为化工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公司发展很快,直接带动了信息化产业园区的兴起。
据了解,该园区内企业与IBM、SAP等公司共同合作承担了作为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ERP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推广和实施工作;与Honeywell、毕博等公司合作完成了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MES系统实施工作;开发的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完成了中国石油、中国化工集团、兵器部等多家企业节能节水优化方案,成功为苏丹喀土穆炼油厂开发常减压、催化等仿真培训系统,与苏丹形成了持续广泛的战略合作。”
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大型装备国产化提供沃土
日前,大庆石化公司机械厂进行设备调整搬迁的第一台自动焊机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作业,被机械厂设备技术人员安全拆卸、装车运往新建厂房。此次搬迁到新厂房的共有设备301台,包括拆卸、清洗、装卸、运输、吊装、组配安装、调试等工序。而这个新厂房就是坐落在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化园区新建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园。
据了解,该产业园主要发展四大产业重点领域:采油装备,重点发展抽油机和减速器、三次采油设备、石油专用泵、真空加热炉、油田专用车、测井录井设备、射孔器材等产品。钻井装备,重点发展石油钻机、钻井工具及配件等产品。其他石油装备,重点发展石油专用管、油田专用电缆等产品。炼化装备,重点发展乙烯关键设备国产化、高效节能单元设备、非标设备、石化配件等产品。
负责企业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搬迁等各项工作的大庆石化公司机械厂经营管理科科长牛学勤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未来,企业将依托园区优势在石化装备制造的特色产品上狠下功夫,在这片黑土地上实现腾飞。”(本报记者 赵凤莉)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