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跨越发展,增长18%,2013年,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召开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通报暨2013年度工作会议,会上透露,2013年上海信息服务业有望实现经营收入4300亿元。
启动三大引擎
大力培育软件、互联网和电信服务三大重点产业,上海信息服务业出现新气象。
记者了解到,2012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362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增加值123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企业近4600家,从业人员达到40.8万人,其中2012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26家不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企业。目前,上海有45家信息服务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上海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信息服务业着力培育三大引擎,分别是软件、互联网和电信服务。
2012年上海软件产业运营呈平稳增长态势,实现经营收入2085.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1%。实现利润总额29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4.3%。全年新增认定软件企业490家,登记软件产品3822个;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7153745家,登记软件产品20625个。截至2012年年底,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万人。其中,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248家,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24家,超千人软件企业35家,超万人软件企业1家。222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其中一级12家、二级40家、三级97家、四级73家。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累计19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累计2186人。
2012年,上海互联网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64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其中,网络游戏收入达到18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增速放缓;网络视听产业收入超过4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00%。同时,部分视听企业已开始赢利;上海第三方支付收入超过1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随着央行第五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名单的公布,上海共有51家企业获得5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全国排名第一;盛大、巨人等28家企业被评选为“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
2012年,上海电信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 66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速度超过80%,远高于电信传输服务业增速。几大电信运营商在固网、话音等业务逐步萎缩、移动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逐步将市场拓展重点转向增值电信业务。如联通和宝马汽车推出互联驾驶,电信推出iPhone 5套餐,移动研究推动4G网络建设。
增强创新能力
提升信息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园区,是做大做强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上海信息服务业在助力其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其自身构成也在逐步调整中。一是软件产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得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是软件出口由以往的以软件外包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出口自行设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向行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宝信、华腾、万达等软件企业先后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三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由原先的网络游戏一枝独秀转变为网络游戏、第三方支付、信息资讯、贸易信息服务等多种互联网信息服务同步发展的局面。其中网络游戏由原先客户端游戏为主转变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齐头并进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上海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的“窍门”。近年来,上海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上海软件企业研发投入近2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近9%。二是软件产品登记量不断增加。2012年上海共登记软件产品3822个。其中应用软件3617个,占比94.6%。在应用软件中,行业管理软件971个,嵌入式应用软件310个,信息管理软件553个,控制软件471个,网络应用软件368个。三是新型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大智慧推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基于金融期货的金融软件;汉得、东方有线、华东电脑等企业推出面向制造业、电子政务、企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云服务平台。
同时,为促进创新“落地”,上海市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目前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已形成了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引领,市级产业基地为骨干,特色基地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上海有一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11个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在产业布局方面,浦东软件园、陆家嘴软件园等四个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定位发展高端软件。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园和创智天地定位发展云计算产业。易园·徐汇等定位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其他如E构空间、杨浦科创中心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迅猛。上海市已形成了聚散合理、分工互补的区域布局,并带动了各区县的特色发展。(本报记者 哲一)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