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吉林省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赫然凸显出来。
省委书记王儒林一再强调,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突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战略地位,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真正把先导区做实做强,发挥对全省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省长巴音朝鲁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强化各项措施,理顺体制机制,加大创新力度,做实做大,做出成效,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长吉图开发开放承载着国家大战略的多重厚望,担当的是吉林振兴大业。那么,我们的回眸、我们的探究、我们的展望也当放开眼量。
国家大战略开辟了吉林省的开放之路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视野。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战略初见成效的时候,另一个宏大构想正在孕育。
作为内陆腹地,吉林省腾飞的翅膀一度格外沉重。因对外开放度偏低,而与发达地区一步一步拉开了距离的吉林省,一直在苦苦寻觅、探索开放带动之路。
如果仅仅从一省、一地、一国的角度看待吉林省的区位,吉林省被严严实实地夹在了东北中部。但是,倘若放眼东北亚乃至全球,在全球视野中重新定位吉林省的方位与使命,则别有洞天。
长吉图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图们江是我国内陆进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这里中、朝、俄三国陆域相通,中、俄、朝、韩、日五国水域相连。以珲春为圆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分布着俄、朝两国的10个港口,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既是我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国从海陆到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最近点。这一区域还是东北亚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实行科学配置的最佳区域。
这里被誉为黄金大三角,由于种种原因,这里也是一片沉睡着的冷寂之地。
世界发展已经进入“区域经济合作不可或缺的时代”。怎样才能尽快释放这片神奇土地蕴含的巨大潜力,使其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运筹考量的大战略,也是吉林省上下求索、梦寐以求的夙愿。
顺应吉林省振兴、东北亚合作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2009年8月30日,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沿边开发开放战略。
规划将长吉图战略定位明确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鲲鹏击浪从兹始。”对这一天渴望了太久的吉林人不负国家战略厚望,紧紧抓住历史契机,长吉图开发开放推进如同开闸的洪流奔腾而出。
腹地前沿窗口珠联璧合 新的区域增长极呼之欲出
《规划纲要》提出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长春、吉林两市为直接腹地,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经济隆起带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带动吉林乃至东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振兴发展。
长吉图区域经济总量超过全省的60%,把吉林省最具潜力的开放优势与最有能量的经济增长优势、最具魅力的资源优势相叠加,长吉腹地与前沿窗口分工协作、密切联动、珠联璧合。
长春市以高新北区、莲花山旅游度假区、九台开发区等7个开发区为依托,着力推进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建设,逐步向吉林方面延伸拓展,形成大开发格局。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型现代服务业中心格局初步形成。
吉林市全面融入长吉图战略,3年累计投资近600亿元,组织实施400多个城建重点工程。规划建设的十大功能区从长吉北线、南线和南部三带形成了与长春经济圈相向对接式的发展格局,“北工、中商、南居”的空间结构形态已进一步调整优化。
成为我国沿边开放国际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延边州着力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将延吉、龙井、图们3个县级市纳入一体化,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吉林东部中心城市。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进一步完善,承担起窗口与腹地之间的纽带传导职能。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依托长吉腹地支撑,发挥珲春的口岸通道和出口加工区优势,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对接长春、吉林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2年,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实施重点项目90个,总投资414亿元。
俯瞰吉林经济版图,长吉图如同一条璀璨星河,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在长吉图数百里轴线上,高新北区、兴隆新城、龙嘉新城等一大批卫星城镇星罗棋布;长东北核心区、兴隆综合保税区、中新食品区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相继建成。由“圈”到“带”,由“线”到“面”,长吉图经济带整合聚力,率先发展,成为我省实施“三化”、“三动”战略的主战场。
3年来,长吉图区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镇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挥了全省经济增长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