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率超过30%,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年近20%,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九连增”,记者近日在安徽省蚌埠市采访时了解到,职业农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带动这个市稳粮增收的“主力军”。
蚌埠怀远县是安徽省糯稻种植单体面积最大的县,素有“糯米之乡”的美誉。但曾经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难以消化全县糯米产量,制约了糯米加工业的发展。
当地政府2005年引进四川一家企业成立大型粮油有限公司,联合农户实行订单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粮食在家门口就有了销路,农民种粮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现在怀远县80多万亩的水田几乎全部种上了糯稻,糯稻亩产价格比水稻高了近1000元,农民增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蚌埠市副市长刘亚介绍,为了更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蚌埠市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制定了“4+1”合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即“项目布局、资金补贴、科技投入、金融信贷”和“完善社会保障”扶持政策。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400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以奖代补,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麦套冬瓜,钱粮一手抓”,固镇县农民曹兴利说起当地农技人员推广的“小麦套冬瓜+玉米”的技术格外高兴,通过这种套种,当地一批种粮大户在稳住小麦产量的同时,还额外收获了冬瓜和玉米,平均每亩增收千元以上。“种粮收益高了,俺今年至少要再流转百余亩土地。”曹兴利说。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蚌埠市还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比如:鼓励成片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将新增的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建立担保基金,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融资困难;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等。
蚌埠市农委主任姜晓天介绍,近两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推动了土地流转进程,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07万亩,占耕地面积30%,主要流向粮食、蔬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2012年蚌埠市农民人均收入7800余元,比上年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预测,到“十二五”末,蚌埠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将达200万亩以上。(作者:蔡敏~杨丁淼)
来源:新华社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