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致力打造制鞋产业城


作者:徐斌    时间:2013-03-04





安徽省宿州市制鞋业有较好的基础。该市以打造中部地区制鞋产业集群转移中心承载地为目标,本着“整体承接—产城一体—三化统筹”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新、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经过两年多努力,一期10.8平方公里已初见成效。


  宿州制鞋产业城一期产业规划由中皮协研究院做出,一期10.8平方公里制鞋产业城分为鞋业生产区、生产配套区、中心商贸区、商住综合区四大功能区。一期路网规划为“六纵九横”空间格局,与市区和对外交通路网相连贯通,目前核心区“五纵八横”路网已基本完工,年底全部贯通。


  在做好入园企业服务的同时,安置房、保障房建设以及学校、医院等综合配套建设同步推进,以早日满足务工人员“在园区打工,在城市安家”的梦想。二期路网规划16条路网和50万平方米安置房,预计明年建设完毕。


  宿州市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编制一期10平方公里制鞋基地规划和制鞋业产业发展规划。始终贯彻“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按照“建设一个产业基地,打造一个产业新城,培育一个区域品牌”的思路,将基地划分为鞋业生产区、生产配套区、中心商务区和商住综合区4个功能分区,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格局。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宿州市始终把完善产业链放在核心位置,倾力打造研发创意—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会展旅游较为完整的鞋业产业链。着力引进知名的运动、休闲、皮鞋等整鞋企业入驻,带动制鞋配套企业进驻,完善加工制造产业链。建设鞋业原料市场、辅助材料市场和鞋类产品展销交易中心,逐步形成面向国际国内的鞋产品及原辅料批发零售、交易展示、信息发布专业市场。建立鞋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鞋业研究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制鞋企业强化产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鞋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建立鞋文化博物馆,把制鞋产业基地打造成鞋文化展示基地、鞋产品体验基地、鞋业会展基地和旅游基地。


  为了培养人才,宿州市完善了制鞋基地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建立了皮革和制鞋产业技能型人才标准化认定培养培训基地。与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皮鞋协会、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联合建设宿州(鞋业)专业培训机构。同时依托宿州现有高等及职业院校,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开设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市场管理、模具制造等制鞋相关专业,为鞋业基地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据了解,宿州市将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20平方公里制鞋工业园区,引进120家左右的国际国内知名鞋业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安排20万人就业,20万人居住,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即“5522”工程。(本报记者 徐斌)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