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投资1800亿,临港打造40万人海滨新城


作者:臧鸣    时间:2013-03-04





  落户放宽、居住证专项加分、土地弹性出让……

  日前,上海市政府公布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30条细则(简称“临港30条”)。临港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嘉骏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临港地区管委会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政策,即“临港30条”,以落实“双特”政策和管理办法的相关精神。“下阶段,针对临港30条中的每一条政策,临港地区管委会将编制操作细则,使"双特"政策真正落地,更具有操作性,促进临港地区的快速发展。”

  部分紧缺人才可直接落户

  “临港30条”规定,临港地区企业、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落户。对于工作和居住都在临港地区的,可在居住证制度中专项加分。目前,在上海申办常住户口,一般需要持居住证7年。专项加分后,转户口的年限可相应缩短。

  在此次发布的30条细则中,还有不少政策即使放在全国范围看,创新含量也非常高。比如,为了解决上海土地成本偏高的问题,临港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设定10年到50年不等的出让年限,出让价格按相应年限通过评估确定。

  “因临港离市中心较远,过去,员工早晚上下班像潮汐一样,势必制约临港的发展;现在临港要产城融合,把在临港创业、工作的人留在临港。这次就推出了人才居住证加分政策、公共租赁房、"双定双限房"。概括而言,我们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人才集聚、服务配套上,这四方面政策在"30条"里都有体现。”朱嘉骏昨天表示,“从24条"双特"政策到临港30条实施政策,临港地区的特殊政策正在逐步落到实处。”

  每年投10亿产业专项资金

  朱嘉骏说,“双特”政策是市委、市政府在特殊时期特定区域实行的政策,在“双特”政策里,包括设立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等。在上海市产业发展的“大盘子”中,市委、市政府切了一块给临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的5亿元专项资金和临港地区管委会每年安排的5亿元专项资金,共同组成临港地区每年10亿元的产业专项发展资金。

  临港地区位于上海市东南角,处在长江和杭州湾交叉口,北靠浦东机场,南接洋山深水港,拥有13公里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由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临港奉贤园区、海洋高新区和南汇新城等板块组成。

  去年9月,上海将临港产业区和南汇新城合并,成立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目前,临港地区已初步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浦东铁路接入国家铁路网,两条高速公路连接长三角交通网,即将开通的16号线纳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2万吨公共口岸码头即将建成,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五龙汇聚”的综合区位优势加快显现。

  2013年,伴随着“双特”政策正式实施,临港地区将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争取未来3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作者:臧鸣)

来源:东方早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