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打造中国北方草原文化旅游胜地


作者:王晓北 高金兰    时间:2013-03-14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赤峰人决定紧紧抓住新一轮京蒙帮扶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旅游景区建设为中心,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宣传推介为重点,以市场规范为手段,整合优质资源,搞好产品布局,集中精力打造精品,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延长旅游季节,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努力建设大景区、完善大环线、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将赤峰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具草原旅游特色、最有文化魅力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真正建设成为赤峰市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建设目标

按照合理的旅游产业布局,以建设中国北方草原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及温泉等重要旅游集散地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等重要旅游节点的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环线,大力开展环渤海等主要客源市场的推介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开发富有地方风情、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使之更具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增加旅游消费。到“十二五”期末,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居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赤峰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旅游胜地。

经济目标

入境旅游者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达到5万人次;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11.5%,到2015年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创收年均增长20%,力争突破2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9%左右。

文化目标

借助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决议精神,开发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部门联合挖掘和整合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夏家店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以及近现代的满清文化等旅游资源,在三年内形成以召庙以及林东辽文化产业园(大辽皇都)等为中心的契丹文化,以玉龙沙湖和玉龙的发现地为中心的红山文化及敖汉兴隆洼、赵家沟等史前文化旅游精品区,还有赤峰地区特有的蒙元文化、清公主下嫁而产生的近代文化交流及贡桑诺尔布对蒙藏地区发展的贡献等,并将中国巴林石节、草原文化节、红山文化旅游节、蒙古汗廷音乐等打造成具有广泛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通过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传承发扬,创意提升,形成蕴含浓郁赤峰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社会目标

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提高赤峰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达到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提高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形成人人都爱护旅游环境、事事关系旅游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发挥旅游产业在吸纳就业和再就业,带动发展地区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力争5年内全市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员5万人,全市旅游直接就业达到9万人,带动社会间接就业30万人。

环境目标

本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广国家生态旅游标准,实现旅游景区天蓝、水净、草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广大市民和游客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王晓北 高金兰)

来源:中国企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