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总经理钟俊的陪同下到公司走访,深入了解南方电网建设和运行情况,希望电力要为广东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支撑。
一步入调控大厅,胡春华便亲切地与调控中心员工一一握手问候,他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离了电就不成,感谢你们的辛苦工作!”工作人员向胡春华汇报了南方电网建设和运行情况,着重介绍了公司在特高压直流建设和运行领域的探索与突破。胡春华听了频频点头,并就特高压直流运行效益、云南旱灾对电力供应的影响等问题详细询问。
随后,胡春华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这个覆盖南方区域分省公司和各个地市级单位的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处置冰灾、山火等各类突发事件,并在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保供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中,胡春华饶有兴致地观看了±800千伏云广直流穗东换流站阀厅、广州某配网抢修现场等实时画面。
当天,胡春华还走访了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广东省领导林木声、招玉芳、刘志庚等陪同走访。公司领导王久玲、祁达才、孙晓毅、王良友、贺锡强等参加了活动。
胡春华思考:破解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大题
由单纯的开发利用转换为资源优化配置等经济问题,胡春华的“内蒙新政”对经济增长的能源依赖模式下了一剂猛药,并正在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指在某一时期,当能源消耗包括环境压力的指数增长,低于经济驱动因素如GDP时,就是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事实证明,胡春华治下的内蒙古,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居民及农牧民人均收入屡创新高,可持续发展道路初现曙光。
广东难题:经济增长套上能源消费“紧箍咒”
2011年广东万元GDP能耗为0.563吨标准煤/万元,但未达到广东“十二五”GDP能耗年均下降3.89%的节能进度目标,广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重。
在内蒙古,胡春华面临的是经济增长的能源依赖模式,而在广东,他面临的是经济持续增长遇到的能源消费“紧箍咒”。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万元GDP能耗为0.563吨标准煤/万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二低位。但未达到广东“十二五”GDP能耗年均下降3.89%的节能进度目标,“十二五”中后期节能压力依然较大。
专家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且广东是能源进口大省,未来一段时间内广东加快经济发展需面临节能降耗的巨大压力,值得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进入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开始严控能源消费总量,为地方GDP套上了“紧箍咒”。记者从广东省经信委了解到,按照广东未来5年GDP年均增长8%、国家初定广东的“十二五”节能指标为18%测算,“十二五”能源消费增量不得超过5482万吨标准煤。但广东下辖各市提出的“十二五”新增能源消费量却达到2.1亿吨标准煤,远远超出允许增加量。
“广东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春华一语中的指出广东省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提高能效着眼新能源
胡春华通过上任伊始的频繁走访活动,透露出重视能源、依靠能源加快广东转型升级、推进均衡发展的一些思路。
“努力使发展速度快一些,发展质量和效益好一些”,在2013年广东省各界人士新春团拜会上,胡春华强调,破解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紧箍咒”,加速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近期,通过胡春华上任伊始频繁走访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以及南方电网、明阳风电集团、大唐广东公司企业,透露出他重视能源、依靠能源加快广东转型升级、推进均衡发展的一些思路。
首要是解决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广东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历年平均用电量供需缺口比例在20%左右,西电东送“输血”占用电负荷三成以上、电量四成以上。在对南方电网公司的走访中,胡春华着重强调了电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其次,用电区域“贫富差距过大”。数据显示,珠三角9市用电量为3400亿千瓦时,占广东省总用电量的73.6%。而粤东西北12市加起来才1221亿千瓦时。“如果粤东、粤西、粤北的经济不能发展起来,人均GDP不能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那么,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幸福广东’。”胡春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是说。在其调研粤东西北地区过程中,不止一次强调了“加快发展”。
再次,胡春华特别重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期许颇大。在明阳风电考察时,胡春华表示,要抓住国家和广东省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加快实现从百亿产值到千亿产值的跨越式发展。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体现了省政府“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做大后反哺龙头企业”的思路。另外,胡春华到大唐广东分公司、潮州发电公司调研,要求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节能、环保大型火电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珠三角地区清洁能源燃机项目建设。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