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并重,稳健推动宁波外贸升级


时间:2013-04-16





  近年来,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开放型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拓市场、调结构为主线,以主动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稳增长、促转型、强实力、优服务为重点,努力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主动应对2012年外贸保持稳定

  2012年,宁波全市进出口额为965.7亿美元,出口达到614.45亿美元。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宁波与传统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遭遇寒流。除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1.9%外,对传统市场进出口总体低迷。相比传统市场,新兴市场则成为去年进出口贸易新增长点,对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0.7%、11.7%、7%和7.2%,从东盟、澳大利亚、巴西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4%、5.2%和10.5%。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宁波持续推出相关服务举措,促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进口水平,优化外贸结构,保持了宁波外贸在全国和全省的发展地位。如出台了《关于努力促进当前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有关政策的通知》以及《关于促进进口贸易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新加坡展、贝宁展等境内外重要展会,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消博会;加强出口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专业型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深入开展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加强外贸金融和公平贸易服务等。

  稳增促调力争2013年外贸稳健发展

  进入2013年,宁波的开放型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环境依旧严峻复杂,挑战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虽然国际权威机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贸易前景好于今年,国内经济运行基本面长期趋好,但面对世界经济贸易复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宁波政策洼地明显劣势,宁波确立了稳增促调的外贸总体思路,着力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做强主体,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防控风险,有效推动外贸又好又稳发展。

  第一,我们要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加强国际市场深度研究,做好信息传递、市场推介、政策咨询、风险预警等工作。优化国际市场出口布局,提高办展水平,创办浙江进口商品展。

  第二,要增强外贸产品竞争能力。加快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进程,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力;抓好三级出口基地和五级出口品牌体系建设;促进外贸产品研发设计工作;加强外贸产品市场预警和摩擦应对工作,完善政府、行会和企业联动应对机制。

  第三,要推动进口贸易持续发展。加强进口贸易工作领导和协调服务,健全联动增促服务机制。加大进口贸易政策扶持力度,深化“进口贸易升级行动”;出台全市进口贸易增促新措施,开展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和推广工作;加快进口贸易平台和基地建设,支持宁波保税区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办好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举办首届浙江进口商品展。

  第四,要挖掘多类贸易增长潜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效益,逐步向研发、设计、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提升;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仓储优势,扩大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进出口规模;重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动会展、旅游、文化、建筑、物流等特色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第五,要培育外贸经营精兵强将。实施外贸“扶优促强”战略,在政策扶持、出口退税、通关通检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打造一批总部型、供应链管理型外贸龙头企业;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内外对接的生产、创牌、研发和营销等体系,增强跨国经营和行业带动能力;培育一批外贸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强外贸“帮小助弱”工作;加大招商引贸和促企稳贸工作力度,改善外贸经营和服务环境,鼓励相关企业回流外贸业务。

  继往开来“两会一坛”亮点值得期待

  为众多境外行业巨头的深度产业对接,也为浙江经济、宁波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作为宁波经贸工作的重头戏,2013年6月8日~11日,宁波将继续承办第十五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和第六届中国开放论坛。相比往届,本届浙洽会、消博会将以“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开放优势、服务两富目标”为主题,安排了投资洽谈、贸易洽谈和开放论坛等三大活动,并首次举办浙江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成果展和中国浙江进口商品展览会。

  目前,浙洽会和消博会已有超过2000名外商报名参加。浙洽会将举办以“投资浙江”为主题的7场产业对接会,举办以“浙江民营企业跨国投资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招商推介会等6场“走出去”对接活动。同时,还将举办以“人才引进”为主题的海外人才智力合作项目洽谈活动。此外,本届开放论坛将根据中国及浙江对外开放和产业国际合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由中外双方嘉宾同台对话和互动交流。除了主论坛外,还将举办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暨排名发布等6场小型专业论坛。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