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湖南茶产业瞄准千亿目标


作者:林俊 潘庆    时间:2013-04-25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茶叶总产量达15万吨,其中出口4.5万吨,货值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创外汇1.07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二;今年第一季度,湖南茶叶出口额达1686万美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去年以来,面对生产成本上涨、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等不利因素,湖南茶叶出口却保持大幅上涨,这首先要归功于严格的质量控制,湖南省茶叶协会负责人告诉笔者,“湖南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按照欧盟等国际主流消费市场品质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及检测;另一方面通过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加强了源头控制,保证了茶叶品质,使湖南茶叶产品获得了国际客户认可。”

十年跨越

湖南素有“茶乡”之称,湘茶的历史代表着我国茶文化历史的一个缩影。可茶叶产销大省却不是茶叶强省——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化茶叶经营理念,很难创造出拥有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要让湖南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保持持续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产品品质、打造自主品牌,是不二出路。”湖南检验检疫局与重点出口茶企早在十年前就已达成了这一共识。

从2001年起,湖南局与省直有关部门联合提出并推进“湖南茶叶出口产业发展十年规划”,从多方面入手促使茶叶这一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在全国率先对出口茶叶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调查和代表性样品检测。茶园多建在偏远山区,来回一趟有的甚至得花上三四天。检验检疫人员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到备案基地茶园进行现场检查,抽取有代表性的茶叶和土壤样品,以便准确掌握情况,指导备案基地的生产。质量控制、科技等现代技术体系与茶叶生产的传统工艺一度显得格格不入,检验检疫就着力将ISO9000、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茶叶生产流程。

为扶持品牌茶叶出口,检验检疫对自有品牌出口茶叶,在分类管理、绿色通道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生产实习”是湖南局从事茶叶监管工作人员的一个必经环节,“通过与茶企员工一道开展生产实习,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产工艺,查找质量控制关键点。”该局年轻员工杨桦说。

湖南局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优势,近年来先后开展“出口优质高效低农药残留茶与有机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多项课题研究,解决了输俄罗斯茶叶的金属磁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输欧盟茶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技术难题。

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收获硕果:在出口市场,湘茶维持绿茶、花茶、红茶、黑茶等多种类出口态势,畅销欧盟、非洲、东南亚地区及俄罗斯、美、日、韩等国家;品牌方面,“沙漠之舟”、“猴王花茶”、“湘益”、“怡情源”等湘茶品牌在海外市场深受欢迎。

湖南省茶叶集团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的茶叶出口额超过9000万美元。特别是湖南省茶叶集团,2012年茶叶出口货值一举夺得全国同行业第一。该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周重旺感慨地说:“能够在十年里从一个‘提篮’小企业发展为综合性行业龙头,得益于检验检疫部门的长期支持、帮助,得益于我们坚持狠抓基地建设,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与安全”。

千亿目标

据湖南省茶叶协会估算,2012年,湖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超过300亿元。作为中华茶祖文化发源地,湖南已于近期提出,力争在2020年将茶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进一步扩大出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为助力千亿产业目标,湖南局开展深入调研。今年,湖南局推出局党组成员定点联系企业制度,该局局长龙新平选择将省茶叶集团作为自己两个对口联系点之一,并率队主动上门,与公司董事长周重旺交流情况,实地了解企业品种研发和技术能力,查找问题,探寻对策。

国际市场对低农药残留、有机等优质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受制于管理成本、人员素质等,湖南优质茶叶原料的种植面积无法满足出口所需;各国对于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严苛,茶叶生产多延续传统工艺,缺少现代技术保障,如湖南著名的安化千两茶,由于传统的竹木包装易携带检疫生物等原因,一直无法大量出口;自有品牌茶叶出口虽大幅增长,但金额占湖南茶叶出口总值仍不到10%。

围绕这些瓶颈,湖南局提出了下一步举措:加强与部门联动,实施出口茶叶区域化综合管理;扶持龙头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小包装及有机高档茶出口比例,对自有品牌出口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加快茶叶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进一步促进黑茶出口。

在检验检疫的全力支持下,一项投资2.2亿元的我国茶业界标志性工程——湘茶高科技产业园已于近日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出口茶叶高科技产业园区,将极大地整体提升全省出口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随着2013中华茶祖节4月20日将在湘举办,一个弘扬茶祖文化的热潮正在三湘大地兴起,湖南局和全省一起,正迈上“建设茶叶强省、打造千亿产业”的新征程。(林俊 潘庆)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