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20万亿投资计划出炉,中西部唱主角


时间:2013-05-10





争渡争渡:地方版20万亿投资计划出炉

专家认为,事前的预判和评估对防控风险很重要,而资金的有效配置关键在投融资体制

新一轮地方投资计划中西部唱主角

在经济复苏承压的背景下,地方投资大赛重出江湖。四川4.3万亿、贵州1.7万亿、浙江未来十年投资超10万亿……据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2月份以来,多个省市已公布其投资计划,涉及总投资金额达20万亿元。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投资依然是促进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一旦入市会对拉动经济起到多大的作用,如何预防投资风险?多名经济学家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项目要建立问责机制,避免项目盲目上马。

动态:新一轮投资中西部唱主角

昨日,商报记者梳理名单后发现,在这轮地方政府投资潮中,中西部省份唱起了主角。其中,山西、四川、贵州、江西、广西、陕西6省共推出了10.05万亿元投资计划,万亿以上的投资项目有4个。例如,山西省宣布今年欲通过“五大工程”引资1.5万亿元;四川省则推出了投资总额达4.3万亿元的1999个合作项目向民企招商;贵州省也面向民企抛出了总投资额近1.7万亿元的506个项目;广西也表示将在今年推进552项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5万亿元。

而资源优势聚集的东部地区也加入了这场投资竞赛。其中,浙江省政府于近日发布《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7年》,计划未来五年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拉动浙江省经济;广东省也在年初举行的“新广州·新商机”2013年重大项目投资推介会上推出187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869亿元。

特点:除了基建还有量身订做项目

和去年下半年的投资上马热潮相比,商报记者统计后发现,大多数地方的投资热情稍有回落。例如,去年9月份,四川省投资6.49万亿,今年仅为4.3万亿;贵州省去年7月份投资3万亿,今年仅为1.7万亿;广东省去年8月份投资1万亿,今年仅为7869亿元。

在这轮投资中,商报记者注意到,基础设施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各地政府鼓励的投资重点。基础设施方面,四川4.3万亿投资计划中将最大的蛋糕分给了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有基础设施类项目710个,投资额20469亿元。而在浙江省10万亿投资蓝图中,基础设施投资则是一个万亿板块,按照《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7年》,该省将力争五年新建改建铁路1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4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2.4亿吨;新增民用机场旅客吞吐能力2000万人次;新增4G网络基站5万个。

在产业投资方面,各地方政府纷纷将投资重点瞄准新兴产业。例如,在“新广州·新商机”2013年重大项目投资推介会上,132个签约项目中,体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0%,包括阿里巴巴物联网新城及大数据中心合作项目、腾讯华南电子商务总部项目等。而江西省在中博会发布的1200个招商项目中,主要是今年全省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招商项目,涉及现代物流、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服务外包、金融、卫生、教育文体娱乐、商贸服务业、生态旅游和星级酒店等十大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市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推出了针对区域市场本身量身订做的投资项目,如贵州依托其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出了大批旅游项目,其中,引资980亿元的花溪高原明珠综合旅游度假区和引资380亿元的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项目引起了很多企业的兴趣。四川4.3万亿投资中,将工业项目中最大的蛋糕分给了能源电力项目,投资总额达5285亿元。

在资金来源上,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各地方政府纷纷将目光对准了民营企业,面向民营企业的招商成了主流。例如,四川、贵州分别召开四川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投资合作洽谈会、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力邀民企参与地方建设;而广东、江西等省则分别通过举办“新广州·新商机”2013年重大项目投资推介会和中博会等推介活动向中外企业展示自己的重点项目。

影响:风险控制或将面临“三重门”

“相比往年,今年地方投资动力虽大,但压力也更大,也面临多重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竞赛中,因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如果投资回报打了折扣,可能会对地方债务平台风险造成影响。同时,投资产业项目如果可行性报告和评价体系不完备,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可能加重产能过剩。此外,还需要防范通胀预期上扬对宏观经济面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新一轮的地方投资竞赛对地方债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也认为,虽然这20万亿元并不全是政府直接投资,而是包括政府拉动的民间投资,但是考虑到政府可能通过融资平台、信托公司变相举债投资,还是会进一步加剧地方债风险。如何控制风险需要进一步观察。

实际上,地方债问题再度凸显,成为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的一大考量因素。就在上月,银监会在以往收紧平台贷的基础上,再次要求各银行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同时,去年风光一时的城投债,已在年初被中央结算公司警告存在倒债风险。

“此外,即使地方觉得有投资基建项目,也要注意地方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地去投资高铁建设。”刘维新提醒说,其实每个城市之间都修建高铁并没必要,这些高铁基建项目也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可能滋生腐败,应着力选择涉及民生的重要项目,比如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公路等。目前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经济、人口等方面的资源,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应该多发展城市群建设。

“在投资中要处理好通胀上扬的风险,投什么一定要慎重。”刘维新强调,多地区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也值得警惕。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也认为,虽然今年通胀压力还不是很大,但是要看到物价的绝对值仍然是不断上涨,只不过涨幅放缓。各地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将会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而推动整体通胀形势的走高,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难题。

地理论见 地方投资如何防控风险?

在各地纷纷推出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防控风险,降低投资拉动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事前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投资领域和后果进行充分的论证是有效的避免方式。”刘维新认为,事前的预判和评估显得很重要。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壅君认为,可以从制度管控上着手,建立一整套的决策问责制度。

“就资金的来源而言,各地流动性和总量都很大,有效配置的关键在于投融资体制。”刘维新认为,这需要彻底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建立区域融资市场;其次,金融机构要民营化、市场化。

对于如何规避产能过剩,刘维新认为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对投资方向的正确性进行论证评估。他说,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大规模建高速路,短期内对经济有拉动作用,但是目前除了几家上市公司可能盈利外,其他大部分高速路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任何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扭曲,都可能产生饮鸩止渴的效果。

地理纵深 重庆投资具有结构优势

据《重庆市2013年发展改革白皮书》数据,2013年我市计划投资1.1万亿元,较上年新增1600亿元。对此,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庆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相对沿海落后,在注重效益的同时必须要加快步伐。重庆的投资方式不是简单的以投资拉动增长,而是在适应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长远建设和结构优化。

“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围绕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投资结构上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支撑,分别为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民生投资。”易小光表示。

易小光指出,基础设施投资上,我市本着长远建设的目标,按照“1+6+23+100”的城镇化格局完善配套,为发展打足后劲;产业投资上,我市加快建设七大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左右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到了结构的合理分配。

“房地产投资上,我市通过投资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而在民生投资上,我市针对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加大投入,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针对性和长效性。”易小光指出。(记者梁龄张凯制图徐侨唯)

来源:重庆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