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六措并举推进建筑产业发展


时间:2013-05-10





  建筑业是安徽省淮南市的重要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传统产业的建筑行业,在规模和效益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淮南市建筑业企业总计233家,行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12年,全市建筑业税收5.9亿元,占全市税收12.9%,2007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

  明确建筑业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淮南市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淮南市六措并举加快建筑业产业增长,明确建筑业发展目标。围绕“优化结构、壮大实力”的目标,做大、做优、做强建筑业:从2013年起,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不低于20%;到2017年,扶持3~5家市属建筑业企业升级为一级总承包企业,至少1家企业达到特级资质标准;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家,超10亿元的企业5家,全市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5%以上。到2017年,建筑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力争进入全省中上行列,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建筑业企业结构,扶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发展,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的数量规模,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比例协调、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建筑业发展格局。培育壮大建筑业骨干企业,支持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收购、兼并、重组,鼓励中小建筑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进行重组,尽快形成一批淮南建筑业知名企业、品牌企业。联合组建的建筑业企业集团,其子公司可继续保持原有资质,共享企业业绩、人力资源等。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业企业,大力扶持矿山、钢结构、机电化工安装、电力检修等淮南市特色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

  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筑业人才培养,建议市政府每年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建筑业企业和企业家。鼓励建筑业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培养适应专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对获得国家工程质量奖、国家级施工工法或3项以上“黄山杯”工程奖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论文数量等限制,破格申报参评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积极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鼓励企业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和工法,开发专利和专有技术。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筑业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规范建筑市场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将信用信息作为招投标、资质审批、评优评奖、工程担保的重要参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在岗考核管理,强力推行广域网考勤系统,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规范建筑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工程款的支付担保制度,积极推行建筑业务工人员工资一卡通,探索推行建筑业企业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方式,积极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总承包企业将工程进行分包的,或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进行劳务分包的,按全部工程额扣除分包工程额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建筑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开发、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保修)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之外的其他保证金。建筑业企业可采用银行保函作为保证金缴纳形式。建立工程款结算、协调、仲裁和清算约束机制,业主要求建筑业企业提供履约担保的,应对等向建筑业企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业主要及时全额返还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保修)金滞留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逾期未支付的各种保证(保修)金,应认定为拖欠工程款。

  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办法,大力扶持建筑业发展。一要制定建筑企业所得税缴纳奖励政策,按照缴纳实绩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奖励,实现地方财政和企业的“双赢”。同时,市城建、工商、人社部门在建筑企业升级过程中应予以政策支持。二要制定激励人才引进和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对建筑企业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的费用,应与工业企业同样享受税前列支的优惠。三要制定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制度,制定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目录,将全市同样资质的建筑企业优先列入预选承包商目录,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业快速发展。四要引导鼓励建筑企业争创精品工程,对获得“鲁班奖”等精品优质工程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调动企业创优积极性,提升淮南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关键)

来源:中华建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